分享

悟空问答

 眼力要毒 2017-06-01

宝宝的牙齿有两副,包括乳牙和恒牙,乳牙是宝宝最先有的牙齿。宝宝最早在4个月的时候乳牙开始萌出的,但大部分宝宝是从6个月以后开始长牙。一般到3岁时,20颗乳牙全部出齐。

龋齿,就是俗称的蛀牙,儿童龋齿多是因为细菌和食物残渣残留引起的。龋齿最初的表现是牙齿局部变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在上前牙表现为白垩色改变,进而牙齿表面硬组织剥脱,形成龋洞,直至牙齿完全崩解,脱落。

孩子什么阶段最容易龋齿?

一般孩子在2岁半的时候,乳牙差不多长齐了,包括第二颗臼齿(它们通常在孩子20~30个月时长出)。

第二次长牙一般是在孩子6~7岁的时候开始,稍微早一点或晚一点都是正常的。龋齿(蛀牙)就是孩子遇到的第一个牙齿问题。

美国儿科学会统计:将近10%的2岁孩子有1颗甚至多颗龋齿(蛀牙),到3岁的时候,这个比例是28%,到5岁的时候,这个比例接近50%。

乳牙蛀了需要管吗?

关于乳牙许多家长会有误区——乳牙早晚得掉,坏了不要紧。日常生活中,除了有许多父母是未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蛀牙,还有一些是发现了也不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这对宝宝的健康是很不利的。

宝宝从6-8个月起,乳牙开始陆续萌出,约至2岁半-3岁完成,共20颗。大约从6岁起,乳牙开始陆续自然脱落,至12岁左右脱落完成并完全换成恒牙。

乳牙从长出来到脱落,大概要在口腔内存留6~10年,而这一阶段正是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乳牙的好坏,决定了将来恒牙的好坏。每颗乳牙底下都埋着恒牙,如果乳牙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将来的恒牙。乳牙保护不好,就容易出现龋齿,发生龋齿以后,如不及时治疗,对儿童的全身和局部健康都有影响:

1.营养不足

由于龋齿疼痛,以及乳牙龋坏早失,无法正常饮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偏食,身体生长和发育迟缓风险增加。

2.继承恒牙发育不良

乳牙龋病不及时治疗,炎症很容易向下蔓延,而生长中的恒牙就在乳牙的牙根下,炎症可能会波及恒牙胚,造成恒牙釉质发育不良。

3.引起恒牙牙齿不齐

乳牙龋坏导致的根尖周病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恒牙错位萌出;如不好好管理龋坏形成的残根或拔出后的空缺,相邻牙齿向缺隙处移位,会破坏整口牙列的完整性,甚至导致错颌畸形;乳牙、恒牙是相互扶持的好朋友,乳牙负责为恒牙打根基,乳牙不保护好,就不会有健康的恒牙。

4.面部变形

龋齿会引发疼痛,养成咀嚼时偏向一侧用力的习惯,久而久之便造成面部发育的不对称,影响宝宝未来的形象。

5.心理障碍

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

6.引发全身疾病

乳牙龋病若发展成为根尖周病,出了上述所提及的急性根尖周脓肿、面部间隙感染等并发症,还有可能诱发关节炎、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因此,患了龋齿应尽早修补,及早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若不及时治疗,病变就会逐步进展,从浅龋发展到深龋,进一步波及牙髓组织、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最终牙齿完全破坏,甚至脱落缺失,导致真牙变假牙。

预防龋齿工作要做“早”

帮孩子刷好牙

孩子出生后,每顿吃完奶后都要清洁一下,让小宝宝喜欢上口腔清爽的感觉。小乳牙一旦萌出,就要进行有效的清洁,每天1~2次清除牙面上的菌斑、软垢。妈妈可以将手指缠上纱布,蘸温水擦拭牙面。

5、6岁的孩子可以购买儿童专用的小牙刷给宝宝刷牙。牙膏起到的是辅助性作用,一般在3、4岁后孩子掌握了漱口的技能后再开始使用牙膏比较好,剂量需控制在豌豆大小,刷完后尽量让孩子将泡沫吐尽。

选购牙刷最好选择小头的儿童保健牙刷。把刷毛放大数倍可以发现,保健牙刷的刷毛头部为圆钝状,而非保健牙刷的刷毛头比较尖锐,容易损伤牙面及牙龈。小头的牙刷有利于在孩子的小嘴中往复运动,刷到各个牙面。儿童经常有咬牙刷或用力不当的问题,导致牙刷毛卷曲变形,家长们需要经常为孩子们更换牙刷。

控制孩子吃糖

在饮食上家长要提高警惕,尤其注意最大威胁——糖。

因为孩子牙齿接触糖的时间越久,患上龋齿(蛀牙)的风险就越大。含有“黏性糖”的食物比如奶糖、太妃糖、橡皮糖、果脯等,对孩子牙齿的损害尤其严重。

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吃太多糖,即使吃了糖也要及时刷牙。另外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用吸管喝任何含糖饮料。

家长要时常关注孩子牙齿变化,同时定期带孩子看牙医,给孩子做常规的牙齿检查。避免等到孩子牙齿出现问题才想起来看牙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