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

 天馬躍中原 2017-06-01

近年来,随州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按照“顶天立地”战略(山上一个5A,山下多个4A,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走“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融合发展之路,打造“百里画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统筹联动,科学规划绘蓝图

紧紧围绕建设“佛教名山、养生天堂”目标,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以新型城镇化为助推,充分发挥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多规合一”,统筹城镇发展。按照“全国一流、不可复制、风格独特”的理念,就大洪山景区和村镇建设拿出规划,融入地道大洪山文化元素,对有代表性的有机种植、花果海、原石部落、植物园、火山湖国际汽车营地公园、中草药种植、娃娃鱼繁育等乡村旅游及产业发展项目进行了规划布局,做到了一村一品,特色突出。统筹《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大洪山核心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长岗新区控制性规划》以及《全景大洪山规划》等,实现景区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竞进提质,精雕细琢显风韵

长岗镇作为大洪山旅游开发的重要节点,始终秉承“城镇就是景观”理念,着力打造“大景区”。先后投资30亿元,重建了大洪山禅寺和大慈恩寺;完成景区景点的包装改造;加快高速连接线、长岗新区、慈忍公园及道路交通建设。加快餐饮、娱乐、购物、停车场和旅游厕所等旅游服务场所设施建设,接待设施日臻完善。兴建了华中地区最大的集停车、购票、换乘以及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相继开展了城镇仿古包装改造、一河两岸景观打造、棚户区改造(还建房)、集镇管线入地、镇区路面刷黑、农贸市场搬迁、三泉公园、星级公厕、供水、排污管网改造、垃圾中转站、标识标牌、路灯、绿化提档升级、夜景亮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景观建设交相辉映,推进景区、镇区和农村一体化进程,打造宜居宜游宜乐的景区环境。

精细管理,扮靓生态宜居城

以创建文明、生态、园林城镇和旅游名镇为目标,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坚持把优化管理作为城镇建设的长效性工程来抓,使制度创新与城镇管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探索建立科学化的城镇管理之路,着力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城镇管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镇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展新颜

以农房“五改”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百里画廊”。引进上景园林,流转土地1000亩。开展河道清理、道路绿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景观设置等环境综合整治,构筑绿色生态景观长廊。建成了以庹家村胡家塆、欧家店、柳树塆和洪山坪村王家湾、喻家湾村新农村、黄木淌村郑家台、东庄畈村铧场湾等为代表的一批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条件优质、地方特色鲜明的民居示范点,形成了以旅游公路沿线、高速连接线、示范村塆建设为重点,以青(黑)瓦、灰墙、挑檐、镂花窗为亮点的特色民居群,一年一批重点,一年一个变化。

产城融合,积聚发展新能量

全域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优势,突出旅游、生态、人文和民生“四大特色”,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休闲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实现旅游增收。培植发展了神农茶业根茶有限公司、常盛食品有限公司等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与外地客商签订5项亿元投资协议,开发原石部落、花果海、火山湖国际汽车营地公园、乡村嘉年华、尚景园林等乡村旅游项目,全域旅游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注重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特色,逐步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可看、可住、有内涵的新型乡村,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综合带动效益明显提高。

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活力

积极向市政府和省法制办申请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成立了全省业务最广大部制机构——大洪山综合执法局,履行“12+1”综合职能;不断创新管理体制,率先在全市乡镇试水“环卫外包”、“绿化外包”。在小城镇建设上,始终秉承“不求最大,但求最精”的建镇方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质量,建精品”的原则,按照“全国一流、不可复制、风格独特”的理念。在融资体制上,组建了大洪山城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搭建了新的投融资平台,为城镇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投资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