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是一篇头条号的运营笔记,关于<头条机器喜欢推荐什么样的文章,和文章推荐量低的原因分析>。是我研究了400页、12万字、2.5年间的头条公告/用户守则/机器算法之后,划出来的重点。文章不长,但每个字都是干货,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请学习勿抄袭。如果你是自媒体外行,也不打算涉足自媒体行业,建议止步,因为你可能看不明白,白白浪费你时间。如果你是自媒体大神,建议尝试看一下,因为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边做边研究而不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这过程中,漏掉其中一个关键点的可能性非常大,更关键的——文章不长,一分钟就能速读完。本文主要分享给对自媒体有一些了解的朋友,建议反复的读,读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是重点,每一个字都是重点,每一个字都是重点,要逐字逐句的反复的咀嚼。读完后,需要结合自己用心的思考,照搬是没有用的 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
然后,机器要想精准的推荐你的文章,首先它得读懂你的文章,那机器怎么读文章呢? 第一步:提取关键词(包括文章内容和文章标题)1. 词频高的词:即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撰文常用的虚词、转折词等出现频率也很高,但它们不是关键词 2. 同类文章中出现次数少的词 3. 系统提取到关键词后,会将其与分类词库的关键词比对,文章即被打上该分类的标签 第二步:消重1. 文章内容消重:如果多篇内容具有同一张身份证,那获得推荐的将是: 1.1来源头条号已开通「原创」 1.2发布时间早 1.3来源头条号的权威性高 1.4网络上被引用的次数少 2. 标题和预览图片的消重:原则同内容消重,但更宽松些 3. 相似主题的消重:原则同内容消重,但更宽松些 这两步完成之后,系统就算是“读懂”了你的文章了 第三步:分批次向用户推荐系统根据用户习惯,给每位用户打上标签,并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这里插播一下,用户兴趣的计算规则 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所处地理位置、使用机型、授权账户(如微博、微信)、手机上经常使用的其他 App 等 用户主动订阅或喜欢的内容:订阅账号、订阅频道、关注的话题 机器通过计算得出的用户阅读兴趣:用户阅读过的文章分类和关键词、相似类型用户喜欢的其他文章类型、用户主动标记「不感兴趣」的实体词或文章类型 1. 首次推荐:文章首先推荐给一批对其最可能感兴趣的用户,这批用户产生的阅读数据,将对文章下一次推荐起到决定性作用。数据包括点击率、收藏数、评论数、转发数、读完率,页面停留时间等,其中,点击率占的权重最高 2. 二次推荐:如果首次推荐点击率低,会减少二次推荐的推荐量;如果点击率高,则会增加二次推荐量 3. 后续推荐:根据前一次推荐量效果,滚雪球式变动,即高则更高、低则更低 到这里,文章的推荐流程就讲完了,清楚了这个流程后,作者们具体需要怎么做呢?往下看 简单说就是:通过高位的各维度阅读数据 → 获得更多阅读量 → 得到更多的系统推荐量,转化成具体行动就是: 1标题和封面图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表意清晰(提高点击率) 2图文并茂,易读性强(提高用户阅读时间) 3内容详实,给读者干货般的充实感(提高收藏数和用户阅读时间); 4观点鲜明,引发读者讨论(增加评论数和转发数) 5文章推荐的时效期节点通常为24小时、72小时和一周 6除了标题党外,用户举报密集、负面评论过多、无效异常点击、时效期已过,都是限制推荐量的因素 好了,做完了这些,那推荐效果还是不好,是什么情况呢?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推荐效果不好的原因,推荐效果主要包括「点击率」「推荐量」「阅读量」三个维度,具体如下: 1. 点击率低1.1 内容垂直度低:发表账号不擅长领域的文章,会延长审核/推荐时间 1.2 标题平淡,没有吸引力 1.3 配图没吸引力、配图与内容相关度不高、或前三张图片质量较差 1.4 内容低质,引起读者反感甚至投诉 2. 推荐量低2.1 点击率低,则推荐量低 2.2 潜在用户群过小:话题冷门、生僻,涉及领域过于专业、晦涩难懂 2.3 内容供过于求:如热点文章 2.4 非原创/没在头条号首发:文章可能被消重 2.5 时效性过短 2.6 审核过程中,由于违规被拦截 3. 阅读量低3.1 推荐量低 3.2 点击率低 篇幅有限,先分享这一小部分。 我不是大神,本文不是说教,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彦小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