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线莲的修剪建议(盆栽)

 静静的花花世界 2017-06-01

铁线莲的修剪建议(盆栽)

 铁线莲的传统修剪一般都是按1、2、3 不修剪、弱剪、重剪三种方式,种铁几年,发觉其实并不需要太理会它的修剪方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当然,这个是除了1组以外。
今年初春大部分品种的第一批花后给予轻剪,包括3类修剪品种。重新开始生长时看起来出的芽和枝条都很多(根已经长好的前提下),但枝条却比较弱,细细长长挤在一起相当不好整理,而即使花上足够的精力去梳理枝条(主要是改善采光),但单枝的花量却比较少。在排除品种差异外,给予重剪的品种,底部却会抽出大大几根精神抖擞的枝条,但枝花量相对来说不如本品种第一批的多,但状态比弱剪的好上不少。

而有趣的事情是,在第一批花后弱剪的品种开出少量花后,再次修剪时给予重剪的品种比继续弱剪的品种有以下特点:
①前者抽出的枝条会粗很多
②前者的出枝数量跟后者数量相仿,“保留较多的枝条(节眼)以出更多的枝条”正比比率大大减少 
③前者复花的速度比后者快得多 
④前者的花量和花径质量都比后者好。在第一批重剪后的品种如果再次给予重剪,枝条数量变化相对不大,但出枝的质量比第一次重剪后就差得多了。
整理一下思路,大概能得出那么两个结论:
①粗枝条的出枝能力不一定比细枝条好,但枝条质量会比细枝条出的要好得多;新枝条出枝能力一定比老枝条能力好(全缘品种是例外)。
②基于上一个结论,在排除了采光的差异外,保留越多的叶子,植株复壮更快(保留更多的绿叶素来光合作用)。

再整理一下思路,又得出那么两个结论:

①枝条多(节眼多)不等于可以出更多的枝条就能开更多的花,整体花量跟植株状态和存留养分以及品种的复壮速度相关。
②理论上来说,同一个品种,植株状态一样,肥水一样,决定花量多寡就是光照效果。
再再整理一下思路,得出最后一个结论:对于盆栽和地栽来说,大部分品种不一定要严格按照修剪分类去修剪,而是按照每个品种的底部出枝特点来决定修剪方式,例如底部不喜欢出枝的,你贴着土剪了也木有效果。如果要用以覆盖一面墙,首先应摸索这个品种的生长高度,在一定的高度内促进分枝,再爬满自己要的范围,而不是一味重剪或弱剪。修剪是为了开花而服务,如果不能剪出更多花就是(这个品种的这个环境的这个时候的)不适合的修剪。在适合的管理下,可以用弱剪 重剪(剪到自己需要保留的高度的位置,而不是留置土面30cm,除非需要促土下新枝)轻剪 重剪的轮作修剪方式。而通俗点可理解为,在马拉松长跑里,一段快的跑步后慢跑一下等存足了力气再发力快跑,总比一直快跑舒服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