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前言

 johnney908 2017-06-03

     吾设此博客,并非商人广告之机。实不忍睹因医理不达而误伤人命,致家境离散之苦。惶惶以浅薄之见,或尽杯水车薪无用之力。阅者,勿怪勿笑也。

    余乃教师,心如元阳道人。因祖上行医,耳濡目染,故于医独有情衷。二十七年来,除忠于教学,浇灌桃李外,借闲暇遍阅医书,上至《神农》《内经》,中至扁鹊、仲景,下至今人医卷,凡能阅者无不详读也。读罢之后,余惶惶惊讶!

    惊之一:我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上穷天道,下极地理,中透生命。尤其《内经》,若非神圣,谁人可有如此奇慧。真乃我中华儿女之奇傲也!一部《内经》,譬之大海,若有人能饮之一勺,足可救万民之苦,可以称神。古代之扁鹊、华佗、张仲景,近代之吴鞠通、叶天士,莫不是也。

    惊之二:我中华医学,虽固神奇,然就科学体系、探究模式、表达语言、操作程序言,都和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有根本不同之处。从认识论讲,难解者谓玄,高深者谓神,不懂者谓迷,离奇者谓伪。现代人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中医,探究中医,岂不如隔门窥景,隔空提物?故将中医称玄,称神,称迷,称伪者,又何足怪哉!然吾辈毕竟系炎黄子孙,那些或如此看待中医者难免轻浅,是吾之甚悲者也。

     惊之三: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医学应走中西结合的道路”。此确为高瞻远瞩,英明之策。六十年来,经无数学者不懈努力,虽取得一定突破和成绩,但毕竟不随人愿。症结在于中西医在理论上没有根本对接。余意:科学的融合,关键是理论的沟通。不沟通的两种科学理论,永远是彼此独立的体系。此桥不架,怎能结合?

     惊之四:中医虽珍为瑰宝,然如何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病变,大显神力,异放神采?慎思之:路当为中西接轨。如何接轨?中医之所以深奥难懂,在于它的物质术语、运动术语、医学术语、身体解剖术语、脏器关系术语和现代医学、现代科学不同。如果以现代医学、现代科学作参考,那么中医应当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医学和科学罢了。故接轨的方法之一,就是术语的现代翻译;方法之二,是解剖体系的一一对应;方法之三,是生命及疾病认识的现代表达。如此种种正是接轨的门径。可以断言,假若上述接轨课题一一突破解决了,那么中医的真正面纱势必揭开了。那时候,人们才会膛目结舌地赞叹:中医的科学体系、科学原理、科学思想远在现代医学之上。唯有如此,中医才会大显神力,大放光彩。人类才会从中得到不绝的福音。

     惊之五:中医和西医都有不治之症之说,然判定标准截然不同。中医认为:凡病,倘有胃气(用现代术语讲就是有生命体征),皆有治疗之法,即或外感病,若无胃气,也无挽回可能。而西医判定之法在病,即当人仍有胃气之时,有些病仍然是无法医治的。如:癌症、尿毒症、糖尿病等。西医动辄采用手术,手术的大部分内容是切除,切除就是判定该组织或脏器,无挽回治疗之法。中医为何敢夸如此海口,原因在于中医从理论上彻底地解透了生命的真谛,疾病的真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而西医对于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却不是这样,它是用科学探究的模式,不断发现、不断实验、不断认识的过程,没有一个解透生命和疾病的理论。这也是中西医彼此的特长和不足。余每日眼见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实为痛心。此也是余奋力研究医学之由衷。

     惊之六:中医和西医在思维模式上有明显区别。中医于重视顺向(事物发展方向)思维的基础上,尤为重视逆向(逆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思维。实践告诉人们:起因是决定事物发展和进程结果的关键因素。中医的逆向思维,贯穿在所有的理论体系中,目的就是要找到起因,然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而结束或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这就是人们知晓的中医治病求本的道理。而西医却不是这样,它的探究实验模式决定了它只能沿着事物发展方向思维。这虽然能穷尽事物的发展过程,但只能明白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现状。不可能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疾病,发生了以后疾病为什么要按这个进程发展。比如某人自觉肝区不适,中医用它的理论可以找到原因并辨证治疗,而西医在生化和形态学方面若找不到证据,即认为肝脏没有病变。当找到了证据的时候,此人的肝病恐怕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就形成西医治病的模式是,从疾病的现状出发,对人体进行替代式的治疗,就物质言,缺什么补什么;就组织脏器言,损什么修什么,坏了的就切除或移植。再无法,就只能任放生命漂游,这真是将生命当成了一架机器而已。其实,天地生人自有法则,顺之则生,逆之则夭。岂可如此以机器之原理而究之。余意:西医沿此方向发展,确有走偏或形而上学之疑。

     惊之七:生命成有因,长有律。断因则不生,违律则成疾,疾久则夭亡。医之任,在乎究其违律之错,修其成疾之缺损。故中医阴阳之论,精、气、神之说,五行之理,皆在识因、明律也。医法方药皆在修其成疾之缺损也。然人之力毕竟绵薄也,故人命有限,人病有医之或不医之也。此言云:或显医学之无能呼?非也。生命生既有因,长既有律,必有自修之机能。故最圣之医者,在乎生命之中非人也。若人果能明之、用之,则疾少,或得之而自愈也。试问:凡此种种玄机,西医可知呼?而中医已明矣。再问:现实之谓无药可治之病,真的无药可救吗?非也。凡病当人之不知成因者,皆无法医治;当人之知其成因者,治之确易呼。比如,癌症、尿毒症等,之所以定为绝症,是人不知其成因也。而西医所说的成因,又未必正确也。余将所悟,于《前言》后一一新谈。或有益,或罔说,阅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权且一笑。然余之初衷———活人,本善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