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与满清皇帝的避讳

 风临酒把2 2017-06-03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是指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该词语出自于《淮南子·要略》、《颜氏家训·风操》、《蒲剑集·屈原考》等。《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讳是中国古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红楼梦》的作者是非常懂得名讳的道理,在第二回里介绍了黛玉要避自己母亲贾敏的名讳:

子兴道:“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兄弟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

避讳长辈名讳这样的事连六岁的黛玉都懂,而且自觉地遵守着。第二十七回里介绍说红玉为了避宝玉和黛玉的名讳而改叫小红:

红玉道:“原叫红玉的,因为重了宝二爷,如今只叫红儿了。”凤姐听说将眉一皱,把头一回,说道:“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在第八十回里香菱一不留神还提到了夏金桂的名讳而被宝蟾斥责:

金桂道:“依你说,那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

除此以外,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统:全国人民要避讳皇帝的名字,谁要是一不留神没有避的话搞不好要掉脑袋,这也被称为“国讳”。在写字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皇帝的名字里的字就需要换个字,或者空字,或者末笔缺少笔画,反正人为制造了不少错别字,甚至影响到今天的我们。比如乾隆皇帝名为“弘历”,这两个字都得避,而且“历”字用得比较多,所以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写法变得很奇怪。

清朝比较夸张,不但要避当今皇帝的名讳,连以前死去的满清皇帝的名讳一样要避,康熙年间,因明大学士朱国祯生前在经清人庄廷鑨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辗转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余人。

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有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实在是莫名其妙,简直是胡闹。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题中有“乾龙”二字,龙与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断头台。举人王锡侯删改钦定的《康熙字典》,重编作《字贯》,触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名,判处斩刑,封疆大吏也因失察革职治罪。虽然这些看起来很荒唐,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为我们确定《红楼梦》的成书时间提代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从《石头记》的钞本来看,顺治的名字“福临”都没有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满清刚入关的时候对汉人的避讳文化不没太熟悉,所以并没有过度地较真,幸好是这样,因为“福临”二字非常常见,如果这两个字需要避,那可麻烦大了。

从顺、康、雍、乾四朝的情况来看,康熙的名字“玄烨”、雍正的名字“胤禛”、乾隆的名字“弘历”都要避的。我们重点看看康熙的“玄”字,为了避此字,不但在写文章中要将“玄”末笔缺笔或多加一笔,甚至干脆改用别的字,比如有一位中药本来叫“玄参”,结果被改为“元参”,现在这两种叫法并存,都是乾隆害的。关于“玄”字,《石头记》“甲戌本”居然完全没有避,“己卯本”全避了;“庚辰本”有的避了而有的没有避;“甲辰本”也是避一部分;“列藏本”全避了;“杨本”全避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呢?按传统“红学”成书于乾隆年间的说法是根本解释不了的,只能说明在这些钞本的祖本上“玄”字是根本不避的,这也足以说明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不是乾隆年间,那会是什么时代呢?应该是康熙年间,因为康熙年间对于避讳并不是那么严格,这个时期出版的一些书里面都没有避“玄”字,居然也平安无事,所以说《石头记》应该是康熙年间的产物。

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借“甲戌本”上不避“玄”字而否定此本的真实性,甚至有传闻说“甲戌本”上“玄”字的末字点似乎是后人加上去的,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雍正名字为“允禛”,这个“禛”字与“祯”字形式,一般的情况下连“祯”字也要避,可是在“甲戌本”上却出现了一个“祯”字,根本就没有避。而在其他的钞本上,有的将其改为“贞”字,有的干脆把句子完全给改了。这可以明确说明“甲戌本”是个比较早的本子,而其他的钞本相对要晚得多。由避讳这一点也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可靠的结论,《红楼梦》应该成书于康熙年间,而绝非乾隆年间。

关于成书时代极为重要,这也是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此书的基础,是我们跳出所谓曹家家事说的关键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