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几句集邮"黑话",再不会上当受骗啦(一)

 anyyss 2017-06-04


在开始今天的正式话题之前,且听小编先讲个故事:


有一个古董收藏爱好者拿着刚刚“拣漏”到的青铜器来找专家鉴定,“麻烦老师帮忙看一下,我这件宝贝是东周的还是西周的?”


专家看过之后,微微一笑说:“你这个东西,不是东周的,也不是西周的,是上周的。”


“上周的”自然只是一句调侃的话,其代表的含义不言而喻:新的,假的!



几句闲话说罢,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那么在集邮中有这样的“黑话”吗?答案是肯定的。


“品相”这个字,表示的意思是指收藏品的完好程度。对于邮票的品相呢,最初也无非就是“上、中、下”三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样的划分可就跟不上时代了。


其实在我们的收藏交流中,是极少遇到“中品”、“下品”的,这倒不是因为我们见到的邮票品相都不差,实在是由于大家都希望用好听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收藏。于是原来的中品,渐渐就称为了“中上品”、“上品”;原来的上品更是被冠以了“极美品”、“全品”这样的称呼。所以,现如今如果有人说某套邮票是“上品”千万不要认为该票的品相有多好,被描述为“上品”的邮票往往都是有缺陷的


这就好比小编的表姐十分喜欢给人介绍对象,特别是给小编介绍。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编总要问一下介绍的对方长得如何。而得到的回答都是“中等偏上”。在见了几位不同的女生之后,小编才恍然大悟:原来表姐对于相貌最低描述就是:中等偏上



呵呵,上面关于表姐的事只是一个玩笑,大家笑一下就过去了,我们还是继续说邮票。在经济利益的驭动下,如今国人对于“品相”的追求可谓登峰造极,甚至产生了“舍本逐末”的情结。

背胶是邮票制造中重要的环节,也是邮票收藏中的保存难点。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主张对邮票进行脱胶保存,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付诸于行动。而时至今日,背胶是否完好、鲜亮,已成为判断邮票品相优劣的重要标准(甚至被很多“舍本逐末”的人认为是第一标准)。



在利益的驭使下,就有不法之徒将本已洗去的背胶或是已经不完美的背胶先行洗掉,然后再次刷胶。这样处理过的邮票就叫做“后胶票”,邮市上通常只称之为“二胶”。事实上这些“二胶票”是否已经是“三胶”、“四胶”就很难说了。





再次刷胶后的邮票,品相光鲜了许多,自然要被冠以“全品”之名出售。然而网上经营,万一被人投诉描述不符,可是要差评封店的。于是,机智的电商们发明出了一个新词——“全新全品”。看看某网站上的售品描述吧:


没错,就是“全新全品”!刚刚做出来的“全品”还热乎着呢,自然是“全新”的了。这样的“全品”大家可要小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