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把“庄主”印在名片上,把农庄挂在资本市场上

 文山书院 2017-06-05


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农庄该如何定位、如何选择项目、如何运营、如何做营销等话题,是很多人一直讨论的焦点。

 

但事实上,相对于这些执行技术层面的问题,如何解决新青年对农业的热爱、如何解决生态农产品的社会信任、如何让资本助推新农业发展……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底层密码。


他,多年前就把“庄主”印在自己的名片上,敢于亮出自己的“农民”职业。他靠自己的汗水和诚信,为自己构建了取之不易的底层信任代码。

 

他就是《参见庄主》庄友会的会员——成都纳雅山庄的创始人全明军,辞职创业后,从零起步将纳雅山庄做到资本市场挂牌。



参见庄主:纳雅山庄要打造生态农业,但是现在大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现有的“老农人”缺乏相关的技能,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农”这个行业,从长远角度看,您觉得这个问题会从哪个切口突破?

 

全明军:现在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社会氛围上,都认为农民是一个比较LOW的地位,农村青年都以摆脱农民身份,逃离农村为荣。

 

但是没有年轻人的三农,是没有希望的三农。要想突破这个问题,我认为根本上是要让农民成为有尊严的职业,而不是身份。

 

具体措施上,建议政府首先要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文化建设、舆论引导以及创业扶持上有所作为,让年轻人觉得到农村来大有所为,乐意到农村来就业创业,挥洒青春。



参见庄主:提升农业附加值,做品牌是关键。品牌农业就涉及到标准化、系统化的问题。您提到的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是松散的合作形式,如何保证这个专业化、标准化的问题?

 

全明军:一般意义上,做品牌是要标准化。但做农产品,我不认为农产品是必须标准化的,我们可以是侠义的标准化:质量标准化,也就是在大小,外观上,不绝对标准化。

 

但是在种养加工过程,一定按照统一标准实施。这个方面其实相对比较容易实现。



参见庄主:生态农产品,是这些年比较热的一个概念,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对此半信半疑(或许是价格的原因),农庄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信任问题?


全明军:信任是现阶段国人间的稀缺物种,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很低,这不只是体现在生态农业方面,应该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要取得顾客信任,没有别的捷径,只能日复一日地坚持,一次一次地与顾客互动,不断邀请顾客到农场体验,日积月累地点滴积累!


生态农产品不仅仅是概念,纳雅农业身体力行七年了,我们做的生态种养循环农业,1200亩的农场,杜绝使用一切的化学农药,除草剂,激素,添加剂,甚至生物源农药,也是在极其严格的控制下,发生大的虫灾时,才会针对性少量使用。动物养殖更是坚持纯粮喂养,自然放养。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我们一三产互动融合,每天几十至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来纳雅山庄生产基地休闲度假,慢慢地在体验和互动中赢取了信任。



参见庄主:刚才提到三产融合的话题,很多新庄主会有疑问,农庄究竟该从一产切入,还是从第三产业切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全明军:我觉得这个没有固定答案,影响这个决策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我认为要看农场的具体位置和条件:如果离目标客群城市较近,交通便捷,或者处于旅游区附近,建议从三产切入,进而带动一产。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距离主城区较远,周边也没有大型可依托的景区,最好就认真做一产而且突出单品,再慢慢带动二产三产。



参见庄主:您的微信名是“纳雅健康餐桌”,从生态农业到健康餐桌,这个过度和延伸,应该不只是餐厅加工的概念吧?

 

作者:安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