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资本主义第二章 健康合理的市场经济

 浪子背包客 2017-06-05

为了保持足够的经济活力,人民资本主义将采用市场经济模式。但是,必须有足够的政策手段维持它的(相对)健康和合理运作。

所谓市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自然形成作用的某些市场因素主导的经济模式。有一种说法是:市场经济主导因素是“自由价格机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个人认为,市场经济主导因素主要由几种因素复合组成:物质和价值观需求、生产和生产力、资源等。

需求简单的看,就是大众消费需求(特殊需求另计)。需求是生产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基础,甚至是社会前进的重要驱动力。没有需求,一切经济和生产都没有意义。

需求有两方面: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就是切实的生活需要,需要吃、需要喝等等。

价值观,本质上属于精神需求,之所以把它和物质需求分开来,主要是因为人是有高度智能的动物、人类社会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精神需求对物质需求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也是),二者缺一不可。

这方面举例,人需要房子住,这是物质需求不假,但是需要什么样的房子,就涉及价值观需求了。

看待一样东西值多少钱,同样涉及价值观因素。

生产,可以把简单资源化为消费品,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主要的实现手段。用个比喻来说,需求是“思维”,生产是“动作”,生产力则是“动作能力”。

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限制因素,也是市场和分配环节中的“具体物质”和媒介。前者更多指的是生产所需的基本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智力和体力资源)等,后者可以是各种可以进行流动和重配置的生产、生活资料、资金等。

简单阐述了市场经济主导因素,再回到市场经济本身。

这些年,市场经济这个词常常见诸媒体。实际上,真正了解它的人不是很多。在中国,市场经济正处于摸索阶段。

再看其它例子:世界上已存在几种所谓的“市场经济”,包括美式“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德式“社会市场经济”和日式“政府指导性市场经济”。

实际上,这几种都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完全以市场因素自主控制的。

先看美式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美国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或美式资本主义,其主要特点是资产阶级的意志和需求占绝对支配地位,而不是大众消费者,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关键市场主导因素-物质需求和价值观。

同样为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和需求,生产力时常过度扩大或恶性变通,价格和服务常常被人为操控,从生产角度背离了需求。

可见美国当前,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自由竞争常常被垄断破坏,在各行各业形成了诸多“垄断寡头”,已经有许多事实表明,他们在控制价格和服务质量,借以达到谋取最大利润的目的,其中大众消费者的利益常常被忽视甚至抛弃。

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无法体现出真正的价值,被滥用、浪费和不合理分配属于寻常。

有人说私利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力,那么在“美式”状况下私利催生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经常成为一种破坏因素,政府等权力机关必须加以时常干涉,或者说资产阶级内部要达成合理妥协,否则就会天下大乱经济危机就是明证。

或者说,自由市场经济本来就存在如此弊病。

仔细看来,美式市场经济的弊病很大,美国国内矛盾相当不小,逼迫他们只得频频以“利用机会绑架世界、转嫁危机”甚至发动战争的形式转移或缓解这些,而这些并非没有代价和后患。美国此时的发达是有条件的、运气化的,很难维持很久,很难复制推广。

再看德式社会市场经济。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妥协化的自由资本主义,从政治方面它为了保护社会的长期(相对)稳定,由资产阶级做出少许让步,经济方面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行政引导、调节和加强法制化管理,具体分配方面较为重视大众福利。

但它同样不是一种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模式。

从政治角度,它是资产阶级主导,而不是大众,经济上优先满足资产阶级利益,而不是大众消费者这方面的弊病与美式同。

而且这种模式要求社会自由主义气氛不能过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服从意识要足够强,大众和企业需要无条件接受“上层引导”,接受可能不甚公平但可满足基本需求的资源分配。

可以看出,这种经济模式过度依赖其特定的环境,要求较高,难以更多的推广。至于能否持续下去,还要依赖于诸多因素,包括外界和内部的。

日式模式-因为日本特殊的政治环境,他们的经济模式只具有局部参考意义,不具有普遍意义。

以上几种所谓的市场经济模式,并未完美。相对来说,人民资本主义参考他们,对其中弊病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改变,形成“人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首先,它将从根本上实现“实际需求满足”。前面已经说过,人民资本主义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其社会需求最大限度接近于人民需求、大众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物质需求方向性的矛盾,也特别能满足大众价值观。

其次,从生产角度,因为是为了满足合理需求,所以生产的合理性也解决了,过度生产、严重浪费、生产不足等从根源上得到改正。

再次,同上,资源将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动、再分配。

在人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架构下,大众消费者作为消费主体是需求的发起者,企业按照实际需求(质和量)进行生产,资源按照大众需求和社会需要进行调配。

在人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架构下,政府和执法机关的角色为“服务者、保护者、监督和适度裁判者”。

所谓服务者-首先在日常,服务于大众消费者和社会,让他们获得相对公平合理的消费环境和资源分配等;同时也对企业服务,帮助他们获得合理和足够的信息、经济政策、资金、资源配置、外交帮助、各种统筹等必要条件。并且服务者要组织以上两个群体做出足够的沟通和妥协-当然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其它兼顾。

还有,服务者要负责在取得社会广泛谅解的前提下做出国家长期、宏观的经济方针,这个方针理应足够合理且是轮廓性、指导性的,不宜具有太强的束缚性和强制性,除非绝对必要。

做个比喻,这个服务者等于是个“关键助手”,不是具体动作者却不可或缺。

所谓保护者-从正面保护社会经济秩序,在特殊情况下对特殊群体给予帮助,比如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中,陷入经济困难的公民和企业。

当然任何保护不是没有代价的且不能被滥用。

另外,保护者要负责安全健康的政治、经济和战略环境。

监督和适度裁判者-监督社会各个经济因素,及时纠正、惩罚严重错漏和违法乱纪。当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了具体的矛盾冲突,而双方(多方)又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给予裁判。

监督和裁判需要掌握几个原则:必要、有理、有力-1、只在必要出手的时候出手,尽量不影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公职人员轻易不涉企业正常经营,不实施权力控制。2、裁判时主要趋向保护社会效益和人民大众利益,尽量兼顾企业和个人利益。3、对于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矛盾,做到不偏不倚、公正裁判。4、严格执法。

特别,对于直接涉及到基本民生的某些商品,尤其“医食住教”,执法机关理应做出监督和控制合理利润。决不能因为企业需要暴利,就放任民生艰难。

比如,大众基本自用房纯利润在2-3%即可,超过这个水平,政府应果断给予制止或以征税等办法进行调节。相关的某些“灰色成本和潜规则”,执法机关应给予果断制止和惩罚。还有配套土地和税费尽量便宜。

比如,食品方面坚持“微利和安全”原则,政府给予全程严格监督。

比如,严格控制经济污染问题。

总之,在人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和执法机关主要起的是“辅助”作用而不是“统治”作用,其强制作用只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才用,而且必须保持公平合理。

还有,人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法制化和道德建设的要求较高,一切尽量因法而行、合理化、道德化,而不是人治取舍至上。

国企的问题--中国当前的国企,实际上等于官僚机构的延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起到破坏合理竞争、破坏合理资源分配原则等负面作用。在人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经济环境都在合理范围内,并不需要政府过多干涉、通过国企来控制经济,政府扮演的角色也不允许通过经营国企牟利,所以除了某些“无利可图没人干”的特殊企业,国企可以取消。

最后一个问题:人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是否允许出现“超越人民”的富翁?

既然是市场经济,理应允许合理利润,也就允许富翁。但是在社会效益要求下,不能允许利润过大,不能允许贫富悬殊过大,或者说从根本上就不允许超级巨富产生。其它富翁,也要对社会做出更多适当的贡献。

 

--个人原创,引用请注明出处。上一章:人民,核心!--

后记:本文仅作为哲学与社会学学术研究,还处在雏形阶段,且作者水平有限疏漏难免,欢迎各界人士交流--唯我独尊或心怀恶意者除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