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天道酬勤YXJ1 2017-06-06

富察·多尔济(以下简称富察)是紫禁城的守护者,也就是慈禧太后的门神。他在紫禁城中干了十多年的侍卫,对于皇族的秘辛,侍卫们的底细,所知甚详。

富察在清廷没有解体之前,就开始回家养老,他的后辈富察·建功根据他的回忆,写了一部反应侍卫生活的《晚清侍卫追忆录》,富察和富察·建功在谈话中,曾经就雍正手下是否有血滴子,产生过争论。当然,争论的焦点是没有这个可怕的“血滴子”。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富查说根本没有这种血滴子暗器,而富察·建功根据小说上的记载,说血滴子暗器必然存在。

我们想要弄明白是否有血滴子,首先要厘清血滴子的来路。

《童林传》是一部武侠小说,在这部小说里,南海派有三个厉害人物,他们分别是知不言、懂不说、明不讲,他们最吓人的暗器就是——血滴子。

血滴子这三个字,就透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味道,它作为暗杀的利器,其形状如带着链子的鸟笼,笼底下是一排利刀,铁链子丢出去,血滴子会准确无误地落在被杀者的脑袋上,杀人者一抖铁链子,笼子底的利刀转动,被杀者的人头就被血滴子收走了!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清朝大内侍卫为了保护紫禁城中的皇帝安全,他们除了精练地面上的搏杀之术,更重要的就是每人都要练习一种暗器。

这些暗器,包括飞针、袖箭、金钱镖、绳镖等等。关于暗器,有很多读者有个误区,认为暗器必须打得准,要扎眼睛,不扎眼毛,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克敌至胜的效果。

其实这个想法只答对了一半,打暗器需要准头,也需要手劲,还需要技巧,但更重要的是暗器必须要喂毒,只有喂毒的暗器,才是真正能克敌至胜的暗器。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小编啰里啰嗦地将了这么多,就是在说:血滴子暗器并不存在。

这道理很简单,暗器的名词通俗一下就是——趁着敌人不注意,抽冷子杀敌伤敌的秘密武器。很显然鸟笼般大,还带着一条铁链子的“血滴子”绝对算不上暗器。

那么血滴子是武器吗?如果谁用哪个东西当武器,谁一定是傻子,20几步的距离,将血滴子丢出去,对方不会躲吗,那东西别说对付江湖高手,就是来回奔跑的普通人,估计都对付不了。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更可怕的是,血滴子丢出无功,接下来就要面对对手的杀招,血滴子很显然不具备克敌制胜的作用,故此,它也不能算作武器。血滴子算武器不能克敌,算暗器没有隐蔽性、速度性和突然性,那么它就是——瞎扯,不存在的东西。

富察一通道理讲完,富察·建功只得点头,承认这种武器不存在。(这道理就好像物理学一个著名故事:学生对教授讲:我要发明一种酸,能够融掉地球上的所有东西。教授说:请问你用什么容器装它?)

富察·建功问富察,那么什么暗器,才是大内侍卫最厉害的武器。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富察道:我给你讲一段故事吧:

1912年,大清朝廷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阶段。隆裕太后准备让清帝逊位,可是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时,却遭到了“宗社党”良弼、溥伟、载涛、铁良等人的坚决反对。良弼主张“君主立宪”,总之一句话,皇帝在,他们手中的权力就在,皇帝逊位了,“宗社党”也就只能回家喝粥去了。

隆裕太后也怕良弼被革命党刺杀,她就派了二十多名武功拔尖的大内侍卫,去贴身保护良弼。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富察因为武功高强,更兼之忠心耿耿,就成了这些大内侍卫的小统领。

那日。革命党暗杀部长彭家珍亲自出马,他以“崇恭”(固伦安郡王)的名义,来到良弼府邸,前来拜见良弼,良弼领着大内侍卫降阶相迎,当良弼发现进府的“崇恭”是个冒牌货后,他转身便跑,口中叫道:“刺客,有刺客!”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大内侍卫“哗啦”一声,在彭家珍和良弼之间,竖起了一道人墙,当时富察觉得这道人墙,足以能保护良弼的安全,可是彭家珍从皮箱里,掏出了一颗巨大炸弹,炸弹越过人墙,划了一个圆弧,对着逃跑的彭家珍丢了出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彭家珍被一枚弹片切中头部,当场身亡,而良弼身受重伤,两天后死亡。

清朝大内侍卫揭秘雍正根本没有“血滴子”,它才是暗杀武器之王!

大内侍卫伤亡一片,没死的没伤的也包括富察本人,他们纷纷离开了紫禁城,再也不干大内侍卫这行当了!

炸弹虽然厉害,但它却不是最犀利的武器,真正厉害的武器,是人心,是大势所趋,富察从彭家珍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之上,已经洞见大清必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