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第四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上,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风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建春就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和与会同志进行了交流。 对话一:健全行业规范,促进后市场健康发展 以下是对话实录: 主持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副秘书长董万里):5月17号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今天有幸请到了内蒙古风电行业前辈李建春老师,谈谈他对此项工作的看法。 李建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以国能通新能【2017】19号文件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心内容是要求各个省、市、自治区组织风电企业自愿上报平价上网,每个地区控制在1—2个项目。上报时间截止到今年的6月30号。从文件印发的5月17日到6月30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时间还是比较紧的。项目上报之后将汇总到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因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对这项工作是很严谨的。 第一点,说说风电平价上网的目的。主要是随着我国这些年风力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性的提高,有的风电场已经具备了零补贴上网的条件,但是这样的企业还是相当的少。因此,为了推动技术和管理进步,提高竞争能力,提高对风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限电、弃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出台了这个意见。但它还不是能源局的政策,是能源局下属一个司一个部门的意见。而这个文件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去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的625号文件即“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证性收购管理办法”是不矛盾的。 第二点,这个文件涉及到的主体对象是风电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间接对象是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和运行维护企业。涉及到这么几个群体,就是要求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这件事。其中涉及到电网电力外送通道和电力电量平衡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三点,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我认为这个文件的发布,是在探讨风电平价上网这个问题,先以示范项目带头总结经验再普遍推开。但就目前的条件还很难说。内蒙古自治区现在共有256个并网发电的风电场,但是具备平价上网的有几个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新建的项目也需要进一步了解。 另外,咱们再延伸一下,这件事情的提出,我感觉和风力发电参加电力市场多边交易有直接关系。去年,内蒙古蒙西电网有93个风电场参加了电力市场多边交易,交易的电量3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交易的电量占蒙西地区风力发电上网电量的10.18%,占自治区风力发电上网电量的6.64%,占蒙西地区电网全部交易电量的3.82%。交易之后,这些风电场和风电公司,普遍反映还是不错的。所以,今年自治区经信委把今年风力发电电量计划又调整增加了。年发电运行小时数调增到2100小时以上。去年,蒙西地区给风力发电的基础电量按1600小时计算,今年降到1400小时。原因就是大家普遍能接受。可以说电力市场交易就是降低上网电价补贴循序渐进的一个积极稳妥的过程。所以从今年前四个月的情况看,今年参加交易的风电场多了,交易的电量也多了。其中有个别企业反映,除了国家上网电价补贴外,交易还可以实现“零电价”。所以说,风电平价上网的意见和电力多边交易有关系。但反过来说,电力多边交易和平价上网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电力多边交易有基础电量这一块的保障,除了标杆电价还享受国家补贴,而交易电量所享受到国家电价补贴后的收益仍高于标杆上网电价。比如今年的1400小时,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参加交易的电量,蒙西电网一度电还给5分钱,5分钱再加上国家0.2328元/千瓦时的补贴,收益就是0.2828/千瓦时,高于电网标杆上网电价0.2772元/千瓦时。所以说电力多边交易和平价上网有本质上的不同。虽然它是从电力多边交易演变也好延伸也好,但是不同的。因为平价上网,它是要拿掉好大一块经济利益。比如内蒙古的蒙东和蒙西是两类风资源区域,蒙西地区风电上网电价是0.51元/千瓦时(现在已降至0.47元/千瓦时),电网标杆上网电价0.2272元/千瓦时,蒙东地区风电上网电价是0.54元/千瓦时(现在已降至0.50元/千瓦时),电网标杆上网电价是0.302元/千瓦时。以内蒙古为例,如平价上网,老项目等于每度电就减少了0.2328-0.2375元/千瓦时的收入,新建项目每度电将减少0.1928-0.198元/千瓦时的收入。因此,这是重大利益的调整。 对落实19号文件我个人意见是: 第一我们要实事求是,积极应对和参与。首先要搞清楚平价上网的概念。风电场也好,风电公司也好,行还是不行,能否承受自己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实事求是是有原则和条件的。也就是说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和条件,我们要发挥,对我们不利的,我们要克服并调整完善。如果要平价上网,就要开源节流。 所谓开源,首先要有好的风能资源并能充分利用。第二要保证不限电、不弃风,使风电场有风就发电,发电就上网。第三我们要选择好的设备,质量是高的,利用率也是好的,发电小时、发电量都有保障,也就是说要有电量的保证经营不亏损。第四风电场的运行、管理质量要好、效率要高。尽量减少计划外停机或没有计划外停机。总的来讲,要有效率和效益。 所谓节流就是降低成本节约开支。风电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技术改造,努力提高风电设备的性能。再则,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从人员花销、维护费用入手,在缩短检修周期,提高检修质量,减少检修次数上下功夫。特别是在检修项目上,要有大项目和小项目的概念。小的维修简单,费用也不高,要是更换机组的大件,如发电机、变速箱、桨叶等部件,基本上一台机组一年的发电收益就没有了。 另外解决和改变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必要。特别是地方摊派,在蒙西地区比较突出。地方要搞个活动,到风电企业来了,要求赞助一点,搞庆典等,你们也得资助一点。再就是农牧民,遇到风电场急修、抢修,牧民一拦,不拿钱就进不去。而且都是“一事一办、一次一了”。所以说,解决这些问题,对降低成本又显得很必要。 如果风电要平价上网,风电场就要找出我们经营的平衡点,这是个原则,也就是说以不亏损为原则。换句话说,要保证我们的上网电量和发电小时,我们大家再想想,就是发电小时很高,效益好的企业,是不是就心甘情愿把企业的利益简单地让出去?这是个值得深思考虑的问题。 蒙西地区有年运行四千多个小时的风电场,3500小时左右的也不在少数。即便就是这样,大家也要考虑这个问题。 另外,这件事不要搞一刀切,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要注意上网补贴的差价。我个人认为,在补贴差价小的地区,比较容易实现。在补贴差价大的地区,困难要大一些。在风能资源好的地方,容易实现,而在风能资源差的地方,难度更大。 当前,风电虽然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发展前进中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向着自力更生、主力电源的方向努力和发展。降低上网电价补贴,最终取消上网电价补贴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要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要从扩大规模、降低建设管理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做好具体工作才能逐步实现。 我在想,如果到了6月30号,这么多企业一个也没有报,怎么办?也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愿风电界的同仁们,“团结向前,共度难关”! 以上交流如有不妥,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我们将陆续整理发表“第四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大会嘉宾发言及对话观点,敬请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