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894-1895年),福建制钱短缺,由于当地未筹建机制造币厂,特向广东省钱局定制一批小银元,计有面额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和三分六厘三种,这批银币在清代未期福建省的商品流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朝廷批准福建省由官绅合办造币厂,仿照广东式样开铸小银元。造币厂开办不到一年,即被清廷下令停办。所铸的小银元的面额和广东代铸的相同。对比起制作精良的广东代铸币,这批官允商铸的银币具有雕模粗糙,构图欠佳,制作草率等缺点,其铸期极短,数量较少。 私营造币厂停办不久后收归官办,总督边宝泉租用该造币厂的机器及厂房,设福建官铸银元局,所铸银币正面上方冠以“福建官局造”五字,以便区别于原私营造币厂的铸币。该局所铸多为小银元,也曾试图铸造七钱二分壹圆,和三钱六分的半圆。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根据海关报告记载,“福建壹圆和半圆模具已经备妥,拟于次年使用”,由此币背面的阿拉伯数字“2”观察,其笔法与广东省造七钱二分银元的“2”近似,故判断其铸币钢模应由已有业务往来的广东造币厂在当年代刻。 光绪二十六年润八月(1900年10月),新任闽浙总督许应奏请清廷准予续造银元,同年十月朱批“着照所请,户部知道。钦此”,但在实际铸造七钱二分壹圆和三钱六分的半圆时碰到了困难,当时该铸币厂并无大型压印机,在铸造大额银元时有压力不足问题,故未能大量生产。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有深模版和浅模版两种版式,两种版式银币的铸量都很小,传世极稀,浅模版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则更为罕见。两种版式银币的文字风格和图案均有明显区别。深模版银币的铸造工艺明显优于浅模版银币。 笔者推断,这浅模版银元就在福建官局制造,图案不够清晰系机器压力不足导致,深模版很有可能委托广东造币厂代为试制,铸造工艺相当精良。笔者收藏了一枚深模版币,包浆自然,铸造工艺完美,银币上文字和龙纹图饰非常清晰美观。 福建省在清代与民国时期,由官办造币厂所出在市面上流通的,只有“二”角以下的银辅币。推测该地区商民日常所用以小面额银角为主,所以当局就没有继续推行大额的壹圆和半圆,不过那些已制作的少量大额银元尤显珍贵。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