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 |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超越丹麦,新增装机量全球占比从11%提升至26.70%

 蕴德悦茗斋 2017-06-07

近来,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速。风电主要分为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资源量以及供应情况更为稳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风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从2009年的2215兆瓦上涨到2016年的14384兆瓦,复合增长率达到30.64%。

中、德海上风电带动全球增长


统计显示,最近两年,海上风电全球装机量的上升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全球2015年和2016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3392兆瓦和2217兆瓦,中国市场新增装机量从361兆瓦上涨到592兆瓦,在全球新增占比从11%上涨到了26.70%。


尽管中国、德国等国家海上风电增长强劲,但是英国以历史发展优势仍稳坐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首位。中国2016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丹麦跻身全球第三,但相比英国和德国还有一定差距。


大规模、大功率、深海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发展,海上风电的诸多难题被一一破解,海上风电装机迎来飞速发展。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大规模化、大功率化、深海化以及离岸化趋势越来越凸显。


从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情况来看,风电场平均规模从2006年的46兆瓦上涨到了2016年的12631兆瓦,足足上涨了超过270倍。海上风电的平均单机功率从2004年2.3兆瓦上涨到2016年的接近4.5兆瓦,单机功率上涨也近两倍。


数据显示,2009年,海上风电场的平均深度为12.2米,2011年为22.8米,2015年平均深度已经达到了27.2米,截至2016年,海上风电场深度均值已经接近28米,并向30米大关逼近。


伴随深水技术的突破,海上风电场建设离岸距离越来越远,从2009年的12.7千米上涨到2015年的43.3千米,未来一个时期,新建风电场的离岸距离会越来越远,以求能源转换效率的最大化。


“十三五”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国家能源局出台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到 2020 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 1000 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 500 万千瓦以上。


根据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提出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将实现2580万千瓦。


辽宁、天津、河北、广东、广西、海南等六省也开展了海上风电规划,到2020年海上风电开发潜力为920万千瓦。


综合来看, 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为3200万千瓦。

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