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新泰边界行之1  《启程雁翎关》上篇:雄关古道展新颜

 心明斋 2017-06-07

 

 

【演播室】为充分挖掘并展示边界乡村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地域特色及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从今天开始,本台在《新泰新闻》节目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新泰边界行》,全面展现我市边界一带鲜为人知的古轶今闻、风土人情。今天播出第一集《启程雁翎关》上篇——雄关古道展新颜。

 

【播放片花】

【记者王靖同期】观众朋友,我身后悬挂的是新泰的卫星地图。从这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泰独特的“三面高、中西低”地貌特征:以莲花山、黄山、白马山为主体的三条大的山脉,近乎平行地横亘在我市的北、中、南部,三条山脉全部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并于东部交汇,整体呈现出大写的英文“E”字形。【穿插动漫】绵延起伏的山脉构成了我们新泰市大部分的边界。今天,我们的《新泰边界行》大型新闻采访报道活动,就从这条北部莲花山山脉的西端,也就是羊流镇的雁翎关一带开始我们的探寻之旅。在今后的两个半月内,记者将按顺时针方向沿我市的边界线行进,对经过的部分村庄进行有深度、有力度的采访报道,最终完成环绕新泰边界一周的采访历程。【穿插动漫】

【车拍同期声】【解说】羊流镇雁翎关为古代齐鲁大地上的著名关隘。近年来,由于科马提岩的发现,雁翎关更是声名远播,但由于深居边界山区,影像极少为媒体所报道,雁翎关往往给人一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们《新泰边界行》摄制组驱车从新泰城区出发,经过近五十分钟的路程,辗转来到了新泰与莱芜交界处的雁翎关。

【记者 王靖】我现在的位置,就是我们《新泰边界行》大型新闻报道活动的首站——以发现太古宙时期科马提岩而著称的羊流镇雁翎关。莲花山山脉就从这一带开始,蜿蜒东行,气势恢宏地横亘在新泰北部。

[转载]新泰边界行之1 <wbr> <wbr>《启程雁翎关》上篇:雄关古道展新颜

【解说】雁翎关山又称乔山,主峰海拔443米,系莲花山西麓,为新泰、莱芜界山。在雁翎关村文书刘建洲的指引下,我们在路边找到了被灌木杂草覆盖的界碑。

【羊流镇雁翎关村文书 刘建洲】这个碑是国务院1998年树立的界碑,往北是莱芜、往南是新泰,这证明这里是两地市的一个界山。

【解说】雁翎关山有三峰,南北一字排列,与新甫山对峙而立,两山之间有关沟,长两公里,关口两侧均为陡坡,地势陡峭险要,有“雁过拔翎”之势,故名雁翎关。战国春秋时期,雁翎关即为齐鲁两国在泰沂山脉边境附近的著名关口,与莱芜区域内的青石关齐名,有“南雁翎、北青石”之称。

雁翎关自古为兵家所重视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闻名遐迩的齐鲁故道。据村里老人讲,从南京通往北京经过羊流雁翎关的这条大道,羊流恰好处于南京到北京之间,旧时有“南京到北京,羊流在当中”的说法。这条古道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村民修现在的公路时,挖到的石块上有很深的车辙印。

如今,驱车行驶在雁翎关不再是险象环生。一条柏油路穿越关谷、畅通无阻,让天堑变成通途。

【羊流镇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主任刘玉增】这条路是牛石路,是新泰、莱芜贯通的主要道路。1984年开辟,1990年成了柏油路,96年全部硬化。这一条路的开通,进一步增强了莱芜和新泰人们的交往。在经济、贸易上进一步繁荣,在人员上、物流上进一步增加。莱芜的生姜、花椒等农产品,通过这一条道路运到新泰。

【解说】除了修路,植树造林、保持生态也是开发建设山区的重要工作。在雁翎关,两块分别关于清朝光绪年间、90年代初期植树造林的石碑,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羊流镇雁翎关村文书刘建洲】这个碑从光绪年间就在这里立着。为什么立在这里呢?后面这里原来是座庙,证明这里人员比较集中。立这个碑的意思呢,打清朝开始,就重视我们这里的山林。上面写的上面呢,动员老百姓绿化山林、养护山林、禁止放牧。

【解说】清政府在雁翎关所做的绿化工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收效甚微。但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系列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彻底改变了雁翎关荒芜贫穷的面貌。山前的万亩绿化工程纪念碑上,记述了90年代初有关单位在这一带实施科技兴林,造林一万零八百亩的工程概况。

羊流镇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主任刘玉增当时是90年——93年三年的时间,完成了雁翎关万亩绿化工程。当时的乡政府提出了“春规划、夏施工、春秋大干”的实施方案。经过三年的奋战,已经形成了板栗、花椒、苹果、柿子四个品种为主要树种的万亩绿化带。人们群众已经受益,给人们群众带来了财富,成为人们的摇钱树。据现在初步统计,群众有65户承包了山林,家家户户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转载]新泰边界行之1 <wbr> <wbr>《启程雁翎关》上篇:雄关古道展新颜

【解说】自古关隘多艰险。在漫长的岁月里,雁翎雄关古道留下了征战者的鲜血和足迹、商贾旅客的艰辛和汗水。物换星移,光阴流转,雁翎关沧桑巨变。只有柏油路东侧的一条宽阔的河滩沟谷,让人依稀联想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眼下让人更多看到的,是日趋繁忙的交通运输、规模发展的林果产业。雁翎关一带,正逐步发展为边界区域物资交流的交通枢纽、村民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

【下期导视】(配音乐图象)

雁翎关一带因为发现太古宙时期科马提岩而闻名于世,科马提岩究竟是否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呢?又有什么样的地质地学价值呢?周四请收看《启程雁翎关》的下集:《探寻科马提岩,感受远古地貌》。

 

记者:侯宁  王婧     通讯员:杨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