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爱眼日”,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这两个“窗口”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到影响到日常生活。 人上了一定年纪后,大多数都会经历一个老眼昏花的阶段,但其实,老眼昏花可能不只是一时的视疲劳那么简单,而是一些眼疾所发出的信号。 老年人看不清楚, 最有可能是这四种病。 1 老花眼 老花眼是常见的一种眼退化疾病(或者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四十岁以后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的功能慢慢衰退,使得眼睛的调节功能变得困难而出现了看近处的东西会视力模糊,即我们所说的老花眼了。 像一些老年人看报纸、看书,不自觉地把头向后仰或者把手臂伸长,让书报拿得更远才能看清楚,或者需要对着光线好一些的地方才能看得清楚一些,而且看近时不能持久,时间久了会眼胀、眼酸等。此时,可以验光后佩戴合适的老花眼镜来改善视力。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眼科手术可以解决老花眼的问题,就是直接换一个晶体,让老化的晶体退休。 要特别注意的是:近些年在我国,老花眼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过度用眼及长时间看手机、电脑,令不少40岁出头的人群“未老眼先衰”。各大医院眼科门诊中,有越来越多30多岁的老花眼患者就诊求医。 对老花眼的认识误区 人们对老花眼的认识普遍存在较大误区,“近视老花会抵消”、“放大镜可以代替老花镜”、“老花镜没有度数”等,都是关于老花的常见错误观点。 近视和老花不能抵消 近视和老花在病理上不同,近视是由于屈光不正,而老花是晶状体退化和失去弹性,临床表现上,近视患者的老花会比普通患者稍轻,但这种“减缓”的程度相当有限。严重的近视和老花并发患者在读书时要使用老花眼镜,而看远处时要使用近视眼镜,比普通的老花患者更不方便。 放大镜不可替代老花镜 用放大镜替代老花镜来读书看报,这一行为存在极大的危害,老花眼镜也有度数之分,初期老花患者度数大约为100度到150度,而放大镜相当于1000甚至2000度的老花镜。老花患者还是应该选择老花眼镜,在保证视物清晰的同时还可以延缓老花加深。 2 白内障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白内障的比例逐渐升高了。根据北京市白内障患病和手术状况的调查显示,50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6.83%,而7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59.95%。 这种眼病是一种致盲性眼病,在最初患上白内障时,多数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只有周边部分浑浊但中央部分仍保持透明,这时不影响到视力,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不断增加,使得视力变得越来越差,严重的可致盲。 目前,对白内障的首选治疗是手术,置换一个晶体就可以了。手术治疗后获得比较好的视力,一般认为只要觉得影响生活就可以做这个手术,不存在白内障熟不熟的说法。 3 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球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视神经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最终使得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眼病。它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因眼压升高压迫到眼球内组织,很多青光眼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眼痛,而且往往还可伴有眼眶、鼻根胀痛,严重患者还可出现剧烈偏头痛,甚至有恶心、呕吐等表现。 在视物方面可表现为:视力缓慢下降,晚上看灯光时出现虹视(即灯光周围有五彩缤纷的晕圈)等,晚期目光直视正前方时感到余光所及的视野范围明显缩小。如果原先有老花或近视的,还可表现为老花或近视突然加重。 一旦确诊是青光眼时,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手段将其高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而使青光眼暂时得到控制,但青光眼却是不能得到完全治愈的,它需要终生随诊护理。 4 糖尿病所致的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如出现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棉絮状软性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纤维血管增殖、黄斑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等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还需要定期做好眼底检查。一旦老年人本身有糖尿病,出现视物模糊,需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看看是否已经合并了视网膜病变的问题,以便将伤害降到最低。 此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老年人常见的一些疾病,同样也是可以导致视力下降,出现“老眼昏花”。 总之,老年人当视力下降时,最好能到眼科请专业的医生检查后,再对症处理。 眼睛保养的五个窍门 1、晨起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绿茶,可以提神醒脑,清肝明目。 2、如果眼睛经常有血丝或突然有小范围充血,可以用1/3或1/2张新鲜的荷叶煮水喝。荷叶能解暑清热、升发清阳、散淤止血。 3、若目赤肿痛或目赤障翳,可用一两新鲜的车前草煮水饮用。此草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 4、经常按摩眼眶和面部,每次10分钟,每天数次,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5、用艾条炙足三里、曲池和合谷这3个穴位,每星期两次,可起补益肾气、清热利湿、调和营卫、明目退翳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