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古董微观鉴定中心

 Bao5685 2017-06-08

【专业鉴赏】陶瓷遗痕鉴定学研究—欢迎藏友交流学习

2017-06-07广东古董微观鉴定中心

古陶瓷鉴定目前还处于目鉴为主阶段,目鉴的不足是真假难辨,显微微观观察是弥补目鉴的不足,但是,有些专家、造假者、持徦者出于某些利益不愿利用显微观察,其一、显微观察人人可以利用现代手段进行鉴定,那些专家和那些利用办班索取利益的单位为其自身名誉极力抵制,其二、人人掌握观察手段可以鉴真,专家失去了饭碗。其三、持徦着自鉴深知为假,但心又不甘。其四、看热闹的人左挑右拨生怕不乱。

大多数人相信祖传的目鉴法,但对一些仿品又缺乏认识,造假者利用了目鉴的不足,利用氢氟酸腐蚀、染色、摩擦、敲击、喷砂等手段做旧,迷惑了一些专家和收藏的人。

在显微镜下轻重自然痕迹无规律,人为做旧痕迹规规矩矩。

遗痕鉴定在公安、医疗、科研广泛应用,却在陶瓷鉴定领域遭到抵制,是国人的悲哀。

实际上,小小的陶瓷遗痕鉴定比起公安、医疗、科研遗痕鉴定要简单得多,一个指印在显微镜下就只是某人留下的,清清楚楚的自然岁月痕迹却有人不知真假。

平台严斌倡议,对古陶瓷鉴定有志向的同仁们,共同参与古陶瓷遗痕鉴定的研究领域,共同协作组建为中华鉴瓷事业添砖加瓦。

叶公:片不错。建议不错,由谁主持?国家?文博系?权威性?公信?问题也许很多---叶公

高古瓷FU:古陶瓷鉴定应该后继有人,还是应该走市场这一块,因为商家和藏家是眼力最好的。我博物馆搬迁新址后,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四川窑址的古陶瓷研讨交流鉴赏会。欢迎所有网友都参加。

期望:观点佷好,顶!!!

青山清水:几百几千年前的东西与现在的东西肯定有能鉴定区别的地方。楼主的照片显示出土器物表面的显微痕迹,现在有的造假的也已经仿得不错了。应该多引进国外高科技的方法。

水彩田:

图片不错 土沁填气泡————无法造假

建议很好 但是敲碎多人饭碗————难以实施

鲁地:舍本逐末, 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对标本的经济投入和用心学习, 其他的诀窍都是扯淡。

永乐瓷:

这种微观研究早就有人在研究,在南宋官窑文集里都有,只不过亦如道研究错误会造成魔,没研究的或自以为是的都认为不用,陶瓷新老痕迹也是要看的,这里面有土有水有空气有人用的人刻等等痕迹都可归于其中越是高深武功很多人看不懂就不看了,高古看不懂的就玩明清,明清也看不懂的就玩杂项了。

走向远古:

能找出老化共性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建议官方和民间共同来制定一个科学的鉴定共识和鉴定原则指导。

houtaxiaoxue:

陶瓷老化的共性就是岁月痕迹的无规律性,如釉面斑痕往往会留下大大小小、凹凹凸凸疙瘩状痕迹,沁色呈多样性,而仿品却无有疙瘩状沉积物,染色一致。

走向远古:

陶瓷老化的共性就是岁月痕迹的无规律性,如釉面斑痕往往会留下大大小小、凹凹凸凸疙瘩状痕迹,沁色呈多样性,而仿品却无有疙瘩状沉积物,染色一致。

如果这个无规律和现代仿品有区别,并且在其它老瓷上都能找到此种现象,就是判读新老的依据了。

zcs5411:

古陶瓷鉴定目前还处于目鉴为主阶段,目鉴的不足是真假难辨,显微微观观察是弥补目鉴的不足,但是,有些专家、造假者、持徦者出于某些利益不愿利用显微观察。

高山流水:

这种岁月侵蚀一般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釉表面形成斑痕,二是在釉表层下侵蚀,在釉表侵蚀一般多有小颗粒凸起,在釉表层下侵蚀,釉表层较光滑,釉层下或侵蚀呈颗粒状,或侵蚀成团絮状、点片状等。

仿品用氢氟酸腐蚀等,请这是细小的麻点坑,重者釉面全麻无光。下面釉表层下自然侵蚀痕迹可说明问题。

青莲山人:

我们之所以用肉眼从釉面观察到陶瓷的新旧,就是看釉面的老化程度,但遇到高仿品,用肉眼就觉得力不从心,一些极其细微的痕迹肉眼不能辨别,利用显微镜观察就能迎刃而解,公安机关进行痕迹鉴定时是离不开显微镜的,显微观察能够把痕迹呈现的细致入微,以便进行科学分析。

米泡娃娃:

陶瓷痕迹鉴定有些人往往不以为然,只说眼就是一杆秤,就是一个天平,就能准确的分析痕迹的真假,其实不然。下面的碗和碗上几幅裂纹显微图,就能说明肉眼观察和显微观察的区别。

高级pz:

微观图是新是老,行家自然一目了然。最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颠倒黑白,把真说假,把假说真,以达到骗人钱财的卑劣目的!

严斌:

谢谢藏友支持!陶瓷痕迹鉴定,需要在被鉴定器物上找出被侵蚀明显的地方,因为一件器物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被侵蚀(特殊情况例外),侵蚀最严重的斑痕、裂纹、气泡等最能证明问题,原因是侵蚀最严重的岁月痕迹是最不可仿得,仿品只是仿制腐蚀较轻的痕迹,仿制较重的痕迹特别生硬,如仿制深深的侵蚀凹坑,酸腐是做不到的,只有用敲击等强行破坏釉面已达到目的,但是,制作出的凹坑非常生硬,这些原理人人都知道。

走向远古:

其实只要在某一类老瓷或新瓷中找到特有共性,就能解决一部分新老的鉴定,严老师不妨做个试验,最终这个试验在馆藏器物上印证,这就确切无疑了。

严斌:

@走向远古,远古兄见解深刻,可行!但是要想从近代到古代所有陶瓷岁月痕迹中找出共性尚需时日,需要的是广大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

鸭梨:

酸做的和有些老的都有白斑,怎么区分?

严斌:

酸腐的和老器物出现的白斑是不一样的,酸腐的白斑是麻麻的,在局部是看不出有通透的釉面,老器物白斑一般均有白斑和通透的釉面相结合,很多均会出现凹凹凸凸的严重侵蚀斑。

古月阁:

谢谢严老师提出意见!提议是为了互相学习,图上画出的痕迹是一般弧形侵蚀痕迹,在一般釉面上多有出现,其实在古老陶瓷釉面出现痕迹形状千姿百态,这也正是大自然侵蚀陶瓷的神秘之处。

严斌:

微观鉴定需要结合多种微观特征综合判定一件藏品真伪,就痕迹而言,那气泡这一单方面,元青花、明青花、清三代青花都有不一样的微观呈现,每个窑口也有不一样的气泡呈现,所以需要很多数据库才能奠定微观遗痕鉴定学在古瓷器研究的地位!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