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孩子,能不忧郁吗?

 可可冰玉 2017-06-08
武汉心斋   人本/超个人心理研究中心  

中国超个人心理学大本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灵成长服务,致力于身心灵全人发展与实践。



张国荣,在中国的电影圈中,是顶顶有名的。他于2000年4月一日跳楼自杀,因为有严重的忧郁倾向。在他的遗嘱版本一,他写到:“Depression (沮丧、抑郁)。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这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在他自杀后的几天,有多人自杀。他是因为忧郁而自绝的。了解他的背景,我们就能明白,他的忧郁,是因为他想要成为“自己”的渴望,就像他所说的,要成为“I am what I am”的心愿无法真正的实现。


我从小就听过南丁格尔的故事。恐怕年轻的一代对她是陌生的。她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的创办人。以前我就很佩服那些护士,因为她们为病人无私为畏的服务,令我羡慕。而我,由于怕血,却是无能为力成为白衣天使。南丁格尔被人们称为“提灯女士”,因为她在夜间巡视病人的时候,总是提着灯。事实上,南丁格尔一生的辉煌只有从33岁到35岁的短短三年,其他的时间,她都躺在床上。为何躺着呢?因为她有严重的忧郁现象。怎么一回事呢?


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有名望的家庭,父母很早就为她规划了“美好“未来。但是,南丁格尔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她渴望独立与自由,但是她的父母却形加阻挠。当她与父母们好好的说自己的理想时,他们不听,因为他们早有为“她”的计划。因此,南丁格尔开始与父母发生冲突,并且开始在生理上感到不舒服。借着生病,她一方面能将压力释放出来,二方面,父母才有可能顺从她一点。这,成为她对抗父母的一种武器。



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时候,她的父母终于答应让她离开家。在战争的最前线,在救治伤兵而忙忙碌奔波的时候,她快乐满足,充满生气。她的爱心与勇气,使人们开始重视护士的存在价值。她的热情服务,得到大家的赞美与肯定。它将世界的第一所护士学校开办了起来,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而她,也只有她当护士的时候,才觉得满足,生命充满了希望。然而,当战争结束她回到老家时,她又开始忧郁起来。那时,她36岁。从此,她就终日与床为伍,直到90岁。她病的症状是,心跳、呼吸困难、头昏与恶心,头痛、胸闷。生理上,找不出什么严重的问题,她的问题来自与心理上与精神上的。


其实,像南丁格尔与张国荣的,大有人在。据精神医师的报道,在人群中至少20%的人有忧郁倾向。其实,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哪个人没有这种体会?特别在孩子中,绝大多数的孩子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一些这种经验。他们是属于弱势群体,没有经济能力,认知能力也比较薄弱,几乎所有的大人都想要帮助他们,以至于削减了他们“尝试”的机会。自我无法独立,成就感就会仰赖外界的“施舍”,自我价值与认同就会形成模糊与混乱,一旦面对挫折,就焦虑与担心。这样的孩子,能不忧郁吗?


大人的不放心与不信任,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自信,这可以成为暴力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武汉心斋

人本/超个人心理研究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