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必修课—— 你必须知道的鱼饵知识(上)...

 源之泉 2017-06-09

颗粒饲料是不万能饵

菜鸟野钓,最难拿捏的就是用饵问题。

菜鸟们大多有过去竿坑和鱼塘垂钓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他们的用饵思路影响很大。要知道,养殖鱼和野生鱼的食性差别很大,甚至完全是两码事,因此,若是把鱼塘或者竿坑的用饵思路生搬硬套在野钓上,不碰壁才怪呢!

竿坑中,颗粒及颗粒粉是鱼饵的主要成分,于是,用颗粒钓竿坑成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菜鸟们尝到了甜头,就会照葫芦画瓢,用大量颗粒饵料钓水库垂钓,期待着再次丰收,而事实证明,这样用饵往往收效甚微,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惯口”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惯口”是指鱼儿吃惯了某种食物的意思。

鱼塘中的鱼在养殖的过程中离不开颗粒饲料,久而久之就习惯了颗粒的口味,因此用原塘颗粒钓养殖鱼往往能大获丰收。有经验的鱼塘基本不会轻易更改投喂的饲料,因为鱼儿在适应新饲料之前会抗拒进食,影响生长,即便是成分相近但体积不同的饲料,鱼儿也会拒食一阵子,“娇生惯养”的养殖鱼的口味就是这么刁钻。

相比之下,野生鱼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野外的环境因素左右着它们的食性,因此在它们的食谱中,颗粒饵料几乎从未出现过,所以大多数野生鱼不会接受甚至排斥颗粒,即使在饥肠辘辘的状态下也是如此,因此钓水库要慎用颗粒饲料。

便宜不见得没好货

菜鸟们还存在一个误区——他们会特别注重鱼饵的价格,认为价格越贵效果越好。如果钓竿坑,对此我不否认,对付竿坑的鱼,饵料一定要精,这个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价格来体现。

不过在水库钓鱼,用最贵的鱼饵未必会收获最好的结果,一粒玉米也许会胜过几十元一袋的进口鱼饵;随手揪的一片草叶或者一块果皮也许就能斩获一条叫人瞠目结舌的大草鱼;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一块面团也许就能实现连竿;随处可见的蚂蚱、小虫也许就能撬开刁钻的鱼嘴,拉上一条稀有的品种……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是野钓,水库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用饵越要接近原生态。野生鱼也有惯口,它们更习惯人为加工痕迹少的饵料。如此看来,可供选择的饵料就更广泛了。

野生状态下,鱼儿的食物大多匮乏,它们往往遇到什么就吃什么,决不会因为饵料价格低廉而嫌弃,也不会因为饵料价格昂贵而非它不吃,就像一个流浪汉绝对不会为了等待一顿海鲜大餐而放弃近在眼前的一碗面条一样。在这些饥肠辘辘的鱼儿的世界里没有消费档次的高低之分,它们需要的仅仅是果腹而已。关于这点,菜鸟们完全可以相信我。

有的人像添味精一样在自己的鱼饵中加入少量进口饵,实际这是不足取的,掺入量越少,浓度就越低,诱鱼效果也就也差。所以不要迷信昂贵的鱼饵。

不可忽视的偏口现象

偏口也是菜鸟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对外开放了很长的时间的小水库。这种小水库中的鱼因长期吃某种人工投喂的饲料,逐渐养成了只吃某种食物的特性,形成了偏口。表面上看,这类水库和其他水库差别不大,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因此菜鸟们在第一次出钓时要做足准备工作。

出钓前,咨询经验丰富的老钓手是一条捷径,不仅可以应对鱼儿偏口的水库,对其他陌生水库同样奏效。咨询的内容包括:用什么饵料、钓多深的水、哪种鱼居多、个体多大、多长的竿子比较好用、是否闹小鱼,闹小鱼的程度怎么样等等,越详细越好,掌握这些信息后,我们就可以确定首选哪种饵料,饵料的状态如何,甚至连钓组都可以确定。

如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那就要靠我们自己多动脑多观察了。有一年,我得知某个水库在某天开放的消息后,爬半夜,起五更,成为第一拨吃螃蟹的人,可一上午下来,收获寥寥,这和老板宣传的截然相反。

无鱼问钩,着实无聊,我就到处转转,结果在上游处发现了一个屠宰场,宰杀小鸡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了水库中。我心想有门儿了,便向厂里的师傅要了几块鸡肝,回来一试不得了,钓点像开锅一样,偏口就这么找到了。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在所有水库都能复制,但确实有一些小水库的边上建有养殖场,动物的排泄物会直接排放到水库中,怎么办?

用某种不卫生的极端做法?当然不是,咱们可以试试养殖场使用的饲料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