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赤峰市旅游景区解说词

 老郑州人 2017-06-09

三、 旅游景区解说词

赤峰市新城区

赤峰市新城区西起中心城区西山风景区边缘的外环路,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12万人,2003420全线开工建设。

赤峰市新城区城市定位是建设一座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独特艺术风格、依山傍水的生态

城市,一座智能化、信息化、舒适化的现代城市,赤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赤峰新城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山为魂,以水为源,以绿为重”,打造北方生态型

的现代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浓缩松州山川之美,聚集红山文化之魂。以蓝绿交融、亲近自

然的建设理念,构建了“一场、两带、四园、七街路”的园林景观大格局,即玉龙广场,漠

南长廊景观带、蒙古源流雕塑园景观带,石博园、兴安南麓植物园、车伯尔民俗园和海贝尔

游乐城。

玉龙广场将庄重和亲和融为一体,场内景观内涵丰富,设计独特,红山文化的丰富文化

内涵集中体现于广场的特定空间。“中华龙字大观”、“中华龙阵”、“中国历代龙纹”等

景观气势恢弘,“龙飞凤舞、龙凤和鸣、龙凤呈祥”的创意,极富动感和视觉冲击力。此外,

富有诗意的漠南长廊、人文凝重的蒙古源流雕塑园、风情万种的车伯尔民俗园、博大精深的

赤峰石博园、色彩斑斓的兴安南麓植物园等,都充分体现了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

化、蒙元文化四座文化巅峰的深刻内涵。

按照一路一特色的思路,新城区街路绿化做到了修建一条道路,营造一道风景,靓丽一

个窗口。运用现代线条和传统图案,近、中、远相搭配,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视野开

阔的道路绿化风景,创造出“人在车中坐,车在园中行”的景观效果。

(一)玉龙广场

玉龙广场是一个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广场,因赤峰出土的“中华第一龙”而得名,

由天津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 在广场的中轴线上, 中华龙字大观飞龙在天的标志性雕塑一字排开,展示了龙兴之地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赤峰人继往开来的龙马精神。广场

主要有三个看点。

主雕塑“飞龙在天” 位于玉龙广场中心,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设计监制,以“C”

型玉龙叠加造型而成,表达了玉龙腾飞的瞬间情景,动感十足,富有活力,象征着赤峰是龙

的故乡,也预示着赤峰的美好未来。“飞龙在天”连同底座18米,有27层鳞片组成,远看似凤,有龙飞凤舞,龙凤和鸣,龙凤呈祥之意。这一景观连同周围的中华龙字大观、水中龙

脉、石柱龙阵、历代龙纹浮雕群等景观共同凸现出了中华第一龙的神韵。

龙脉——“中华龙字大观” 自广场至锡伯河全长1500米,宽4米,深0.8米,水中摆放999块刻有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民族龙字的玉石。因为在中国老百姓的意识中,

9字为最大,九九至尊。上面覆盖着微晶玻璃,两侧有灯光,下可走水,在灯光的照射下,

产生非凡的艺术效。龙脉的独特在全国是仅有的。

“中国历代龙纹”浮雕群 浮雕群长180米,位于下沉式南广场水幕石壁,浮雕有从红

山“C”型到明清舞龙、团龙乃至中华民国铜币团龙等中华龙的纹样图像进行展示,是中华

龙文化的另一种集中表达。

另外广场草坪边有大片的“C”型龙鳞形状,都是围绕着红山玉龙文化所做的文章。政

府广场区栽植高大树木和规则型草坪,体现宽敞、庄重的空间效果;市民休闲广场区以密林

为基调,配置适当的油松等常绿植物,靠近玉龙大街一侧栽植修剪的色叶花灌木。

(二)漠南长廊景观带

1/87页

漠南长廊全长3200米,宽70米,模拟自然景观,浓缩赤峰地域范围内特有的地形地貌,

如山峦、草地、沙丘、漫甸等,形成一个“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景观带。

漠南长廊一共分为六个序列区:

休闲活动区——田园诗韵 配有体育设施,整体地形是平原加丘陵,体现一个 “田”字,主要的景点有天降神石(即入口处设置巨石,上面记录着蒙古族发展历史),田园诗韵(

拟田地的纹理,利用植物创造出一片丰收景象),岁月留痕(即条石,还有那石缝中生出的小草,都记录下岁月为大地留下的印迹,反映了历史的悠远与无情)

游览观赏区——避世山林 配有休息设施,地形为山地加谷地,体现一个“山”字。避

世山林模仿山林风光,利用地形、植物等创造山间野趣,主要景点有:硕果飘香,种植山杏、

秋子梨等结果类植物,先是满树的花木,后为满树的硕果;白桦私语,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

种植白桦林,创造一个安静的私秘空间,是青年人留恋的地方;鹿旗广场,鹿旗是蒙古族的

传统娱乐项目,在本段与居住区相邻的位置设置小广场,以鹿旗棋盘作为广场的铺装图案,

按照游戏规划布设棋子——小鹿和小狗的雕塑。

文化休闲区——烈焰融石 配有很多文化设施,地形为山地、台地和石林,再现一个

“石”字。主要景观有小石林,在山坡上仿照赤峰市特有的花岗岩石林地貌,通过人工塑石

技术创造小石林景观;台地,用一种人工的抽象手法表现自然的山林。

民族风情区——草原牧歌 配有民族符号(蒙古包、勒勒车、雕塑马群),地形为草甸、草场、沼泽,主要体现一个“园”字。草原牧歌以草原风光为蓝本,向人们展示草原风光的

同时,还让人们领略蒙古族古朴的民风民俗。勒勒车,提醒人们即将进入草原;星星湖,选

择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湖泊景观作为模仿对象;牧歌,一组铜质塑像,山坡上山羊悠闲地吃草,

旁边牧人在唱歌。

亲水活动区——长河旭日 配有临水设施,整体地形为河流、漫滩、丘陵,主要体现一

个“河”字。长河旭日以草原九曲长河为蓝本,通过园林手法创造一处具有风格的水景空间。

游乐观赏区——沙漠绿洲 配有游乐设施,体现一个“沙”字。

(三)蒙古源流雕塑园景观带

蒙古源流雕塑园景观带全长1600米,宽30米,总面积35000平方米。

蒙古源流雕塑园分为三个段落、五个篇章、十一个主题。五个篇章分别为“创业”、“拓

疆”、“兴国”、“盛世”、“壮歌”; 十一个主题分别为:斡南河水,策马横戈、铁骑

弯刀、逐鹿中原、拓展驿道、科技兴国、兴办农桑、开凿运河、盛世欢歌、元制等级、应昌

残照。

蒙古源流雕塑园通过雕塑、功能性建筑小品、文化景墙和多样的植物种类等多种景观元

素的有机结合,完美的空间布局,将赤峰蒙古族历史、文化、经济、人物、民族风情等内容

充分的展示在人们面前,使它与玉龙广场相呼应。

草原系列组雕《欢乐草原》、《富饶草原》、《和平草原》,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或娱乐游戏,或放声高歌,或激情演奏,或翩翩起舞,充满草原生活气息,展现了马背民族

的雄风。

总面积460平方米《青史放歌》艺术碑廊,采用天然玄武岩、紫铜板、岫岩玉等材料,

经手工雕刻、紫铜锻造、玉石镶嵌而成。该艺术碑廊由九块呈聚拢之势围合成圆弧状的浮雕

墙组成,分内中外三层,以蒙古族肇起、勃兴、发展为文脉,荡气回肠,演绎了源远流长的

蒙古族历史。运用刻石、嵌铜、镶玉的传统手法,再现了草原文化传承下的代表性文物。同

时区内外数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蒙汉书法作品与之相映成辉,充分展示了蒙古族历史和蒙汉

书法艺术。

(四)石博园

2/87页

石博园面积24万平方米,主要展示赤峰区域内的石文化,再现赤峰地区独特的冰臼、

冰石林、冰石台、角峰等冰川遗迹的石自然博物园。园内还展示了赤峰地区从远古到现代使

用石头的历史文脉,使游人在欣赏过程中晃如走进历史,切身领略深邃独特的本土文化。石

博园设室外自然地貌展示区和室内历史文化展区两个部分。

主入口门区的创意来自于古时候石窟,石块表面刻有不同时代的文字,同时雕刻的字体

也是室内与室外通风的窗口,大门材料采用石材,尺度宏大,造型粗犷朴实,展现赤峰本地

文化,汇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意境。几组石景结合绿植呈现生机盎然的自然气息,赤峰石博

园利用石头这个简单的材料来体现古老赤峰的历史,整个公园像个卡通画一样。

在自然地貌展区,赤峰市自然地貌的展示不是简单的微缩,而是现代理念指导下的新景

观。例如:展现赤峰地区克旗境内的冰臼、石林地貌,属于花岗岩石地貌的新类型,国内外

属首次发现,赤峰地区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和冰川融水作用下产生的

一种特殊地貌,又叫冰川石林。园林还栽植赤峰地区内的珍稀树木名贵花卉,也是一个植物

科普园。

(五)车伯尔民俗园

车伯尔民俗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之所以称为车伯尔民俗园,是因为车伯尔是赤峰

人,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为后人称道的杰出的政治家。车伯尔出生于

赤峰的一个蒙古贵族家庭,容貌美丽、娴淑知礼,作为皇后协助忽必烈处理了很多棘手的政

务,她还是蒙古族规范服饰的创始人。所以用车伯尔命名更能体现赤峰市及蒙古族历史。

车伯尔民俗园主要反映蒙古族生产、生活、节庆婚嫁等民俗。主入口广场的景观设计采

用较现代的相图形式与城市环境相适应,设水景和九根文化柱,并设有一块巨石供题字之用。

园内设青铜甬路、民俗展示区、民俗体验区、民俗竞技区、民俗鉴赏区、民俗娱乐区及滨水

景观带多个景观区域。

民俗园通过挖掘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深刻的内涵,结合现代园林造园手法,建成了一座风

情浓郁、特色明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现代化休闲观赏性主题公园

(六)兴安南麓植物园

兴安南麓植物园由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设计,该园位于玉龙大街北侧、王府大街南侧,

主要展示大兴安岭南麓原生植物。以植物为语言,把不同的植物串在一起,诠释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兴安南麓植物园共有165种植物,按乔、灌、花进行布置,是综合性植物公园。通过园林艺术创造和园艺技术手段,建设新颖的时代感的园林景观,融植物、科普教育、环境

意识教育、市民日常游憩活动和游览观光于一体,为市民及游人提供了一个高品位的户外活

动空间。

(七)海贝尔游乐城

海贝尔游乐城位于新城区东北部,总占地面积235亩,“海贝尔”一词取蒙语春天之意,

同时也寓含英文高兴、快乐的意思。游乐城已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基础配套设施近8万平

方米,绿化率达80%,引进大型娱乐设备22台套。同时,方特科技乐园、联邦科技会馆及大量餐饮、娱乐、健身场所也已入驻园内,海贝尔已成为自治区形式最丰富、设施最全、科

技含量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游乐场所。

方特乐园包括太空之旅、4D影院以及丛林探险等系列娱乐项目,形式新颖,集中了大量的高科技成果,游客参与这些项目后,除了能从中感受到新型项目的乐趣之外,还能够在

娱乐中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太空之旅项目包括4部分内容。飞向太空采用现今流行的悬浮成像技术,给观众带来一

种立体虚幻的视觉效果。观众在项目内向前行进并观看对面飞向太空的影像长卷。影像长卷

在不同的时间内向观众展示了人类的航空技术及航空事业发展的历史。星空走廊是由特殊构

3/87页

造的反射面和投影屏幕组成的一个星空效果模拟项目,利用屏幕投出的影像和特殊镜面装置

间的无数次反射形成巨大的空间感,使游客人感到自己来到了奇幻深邃的太空之中。时空隧

道是模拟一种能带给观众穿越时空感觉的通道长廊。观众进入一圆柱型的通道内,行走在长

廊走道上,通道的旋转配合特殊的灯光效果,让观众产生出一种走在时空隧道的感觉。

4D环幕影院在原有3D效果的基础上,与座椅震动、坠落、喷风、喷水等效果相结合,

使人如临其境。

丛林探险、铁甲争霸、城市英豪、铁鹰行动、丛林敢死队、西部警长、峡谷漂流、水上(八)市党政综合办公楼 特勤队等娱乐项目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市党政综合办公楼位于赤峰市新城区中心,总建筑面积8.2万平米,长270米,高11

层。这一气势雄伟的大楼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文化底蕴与现代气息的有机相融。无论是俯视

还是平视,均是一个偌大的“山”字凸现,从空中俯视,整个楼群里三排分开,如远古气息

迭荡而来。10根方柱威严大气,体现了“庄重、俭朴、开放、亲民”的建筑内涵。古朴而

明快的色调风格,既富涵了远古龙文化的深邃厚重,也展示了公正民主的现代精神。

(九)国际会展中心

赤峰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新城区玉龙大街与宝山路交汇处,占地面积86.7亩,建筑面积6.95万平方米,是集会议、展览、商务、酒店于一体的综合楼建筑,工程总投资2.3亿元,整个建筑恢宏壮观,富丽典雅,是新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十)锡伯河

锡伯河是老哈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喀喇沁旗西部茅荆坝梅林沟。辽代、元代称阴

凉河,清代称石碑河,晚清改为锡伯河。锡伯河在其发源地美林镇境内由3条支流汇合而成,一路跌宕山野,自西南流向东北至赤峰注入英金河,全长116.7公里。锡伯河流域山川秀美,土地肥沃,风景宜人。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河流奔涌不息,承载着历史的苍桑,也孕育出

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十一)橡胶坝

漫步于新城区美丽的锡伯河和半支箭河畔,映入你眼帘的便是两座采用现代手段建造

的蓝色橡胶坝。它们如长虹卧波,横陈南北,坝区上游绿波荡漾,水鸟翱翔。锡伯河二号橡

胶坝位于宝山桥下游,坝袋长度152米,回水长度940米。半支箭河三号橡胶坝位于王府桥

上游,坝袋长76.8米,回水长度600米。两座橡胶坝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新城区的空气质量,

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十二)龙湾特色美食街

龙湾特色美食街北起玉龙大街,南至宝山路,毗邻车伯尔民俗园、石博园,纵跨临湟、

兴安两条主街,总长度1000米,占地面积近40亩,周边绿地面积近400亩,地上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地下近8000平方米。这里将云集赤峰地区各类独具民族和地区特色的餐饮

商家,让各地游客和美食家一饱口福。

喀喇沁蒙古亲王府

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是当时塞外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距今

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中晚期,这里又是卓索图盟的政治中心。

喀喇沁旗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功臣者勒蔑(济拉玛),属兀良哈部,他在成吉思汗统一

蒙古时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命。成吉思汗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并封为

第九位千户那颜。由于他们父辈即是挚友,成吉思汗又把者勒篾当兄弟看待,并把女儿嫁给

4/87页

者勒篾之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的称号,即驸马。

元朝建立后,驸马吉伯格的后代受封故契丹大宁之地,赐“诺颜”号,部名曰“喀喇沁”。

“喀喇沁”汉译为“守卫者”的意思。

其后,传至者勒篾的第十四代苏布地,他统领喀喇沁部在天聪二年归附了皇太极。在苏

布地的帮助下,皇太极征服了漠南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地区蒙古各部先后归附清朝。

天聪九年(1635),苏布地之子固鲁思奇布授札萨克,为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王爷。第一代

王爷和第二代王爷图巴色棱都居住在今辽宁喀左、建平,到第三代王爷班达尔沙才迁到喀喇

沁旗龙山,康熙九年(1670)又从龙山迁到现王爷府。后又经历十二代,传至贡桑诺尔布。

之所以在这里建王府,一是当时的锡伯河川草深林密,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环境优雅;二

是这里前有十八罗汉山,以王府为中心上有九座山,下有九座山,后面又有印台山,所谓风

水好,符合当时王公贵族的心理。

据史书记载,原王府占地面积130余亩,房屋400余间,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布局严谨,体系庞大,结构精巧。前后共五进院落,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仪厅、大厅和承庆楼。中

轴对称,东西两侧是跨院,又由若干小四合院构成,重重四合院又由道道垂花门相连。西院

为政治活动、宗教祭祀场所,建有庙宇、祠堂、客厅、议事厅、书斋、练武场。东侧为生活

区,有戏楼、王爷和福晋的卧室、仓库、膳房。王府的后面是花园,依山而建仿北京私家园

林式。花园内有十一座院落,137间房舍,有老爷祠、马王殿、土地祠,还建有戏楼、花窖

和养鹿场。五座造型各异的凉亭,三座低栏平桥,潺潺流淌的泉水,环绕着叠石耸立的假山,

一派江南园林景色。王府门前有九棵古榆,广场屹立着一字排开的十三座敖包。府内堂舍丹

青斗彩,楼阁雕梁画栋,花苑姹紫嫣红,桦柏巍然参天。整座王府,肃穆古雅,气势恢弘,

处处体现着主人的华贵。

喀喇沁亲王府历经三百多年风雨,东院已荡然无存,西院也仅存不多,后花园早已消失,

仅主体建筑保存下来。1997年以来,地方政府投入巨资进行抢救性保护性维修,恢复了中

轴区和东西跨院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复建照壁、垂花门等。

恢复后的亲王府有府门、轿厅、回事处、议事厅、承庆楼、书画厅、揖让厅、书塾、福

晋居室等建筑,并举办有“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清代内蒙古王府历史陈列”等大型展

览,被文博专家誉为中国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馆。

喀喇沁亲王府为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好的

王府,体现了地区特色和民族宗教特点,代表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基本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

文化、科学价值,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王府内值得称奇

的还有月台上的古松——龙凤松,东边的为凤松,西边的为龙松,自然生长,惟妙惟肖。这

两棵松树已被列为“中华奇树”之中。

门外广场的塑像就是喀喇沁第十二代王爷贡桑诺尔布亲王。贡王,字乐亭,生于1872

年,1898(光绪二十四年)27岁时接任王位,任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和卓索图盟协理盟长。

贡桑诺尔布是最后一代王爷,也是政绩最突出、最开明的王爷。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学识渊博,才思敏捷,通晓汉满蒙藏多种文字,还擅长诗词书画,骑射拳脚。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他的父亲旺都特那穆济勒病逝,翌年春,贡桑诺尔布进京正式承袭

喀喇沁王的职爵。之后,对其父亲时代的弊政进行改革,将旗民的无限徭役改为定额制,大

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此基础上,他致力改革,推行新政,兴办教育,兴办实业,训练军

队,创出了内蒙古地区“五个第一”。

第一个办学堂——崇正学堂。办教育是贡王实施新政的第一步。光绪二十八年(1902)

他在王府西院首创了崇正学堂,招收旗内30多名适龄儿童免费入学,并亲自担任校长。现在的王府中学的前身就是崇正文学堂,至今已有100年的校龄,培养弟子数万,他们分布在

5/8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