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测20年后之生死

 maqianzi 2017-06-10

2011-07-04 13:22:51|  



 

有这样一则医案,记载张仲景见王仲宣,预测其二十年之死,具体见下: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出自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

很多人(自然包括学习中医者)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这个医案是夸张不实的,甚至觉得其是虚构出来的故事,而我觉得是真的(学中医的人应该去认真思考它的真实性)。

多数人看完基本上都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1.    这个医案是真是假?虚构出来的吗?

2.    如果是真的?依据是什么呢?

3.    张仲景如此神奇,是何许人也?

4.    王仲宣是什么人?

5.    为何是20年后才发病?

6.    为何是发病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

以上问题,让我一一道来,呵呵。

1.个医案是真的,不是假的

2.真的,依据就是中医里面最难懂也最少人涉及研究的五运六气

3.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学习中医者,无不学习《伤寒论》。

4.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幕府名士。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朽事业,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等作品。当时,有七位创作成就很高的人被称作“建安七子”,王粲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6答为何是187天而死。关于脱眉而死,此种症状名曰大风。《黄帝内经》中有记载: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是说此种大风脱眉的病症,需要针刺出汗两百日眉生才可以,若非如此,大概200日便死,此与医案中的187天是相当接近的。在日的层次上不可能完全精确到200,所以可以认为187天和200天是一致的。大风之病因是风寒进入经脉稽留不去。

5.为何是20年之后发病,从五运六气推算,具体基础知识不多啰嗦。先看几个时间:

一是王仲宣的出生日期公元177年

二是张仲景见王仲宣时为公元197年

三是公元207年

三是王仲宣病发时间为公元217年

主运十年一循环。

公元177,丁巳年,木运不及,厥阴风木在天,少阳相火在泉。木运不及,则肝木偏弱,虽有厥阴风木之助,但也是易受风邪

公元197,丁丑年,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在天,太阳寒水在泉。肝木弱之人又遇木运不及之年,天之气难以补足人之气,进一步削弱其肝木功能,加上寒湿为重,有利于风寒侵入机体致病。木运不及难以克土,反而土侮木,肝木功能又是受损。此时王仲宣极有可能此年被风寒侵入经脉,而十二经脉其气血皆上容于面,其病之象亦会在面色上反应出来,张仲景察其面色应该可以看出端倪。

公元207,丁亥年,木运不及,厥阴风木在天,少阳相火在泉。木运不及,有厥阴司天相助,利于肝木,可缓解大风之病。

公元217,丁酉年,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又是木运不及,金气偏盛,同时司天又金气强盛,则强烈克木,天气不足加人气不足,在加上相克之气强盛,则大风之病会恶化加重,最终发作。

至此,20年过,病发,二百日死。

实实在在,确确实实

学中医古籍,觉不太真实之处,应当先努力深入研究,而不可浅尝辄止,谓之玄虚,非玄虚,是其未能深入得知三味。

好好继承中医之精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