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春有味

 zgcszzy 2017-06-10

江南春来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

一桥春色在江南,杨柳初展意犹寒。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样的江南,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向往?


东坡有词云: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明代沈玄这样说: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这样美的江南,竟然就是属于我的江南。

生于江南,多大的幸事!

那么,一定要做个幸福的江南人。


每年春天,这些食物是你念念不忘的么?

舌尖上的春天,怎能缺少菜茧,马兰头,荠菜,枸杞头,香椿,春笋,还有青团子?


早春,我最喜欢的是菜茧(菜薹?)。头茧最好吃,粗壮而嫩,大火,热油,快速翻炒,餐桌上常见而又简单的菜式,喜欢它的人却是一直喜欢着。




一碟马兰头拌香干,淋上香油,摆在面前,更是将春色带上了餐桌。

野生的马兰头微凉微苦,伴着香干的色与味,无论是视觉还是味蕾,都是绝佳的体验。




江浙沪的人,不会拒绝得了一锅腌笃鲜。咸肉与鲜肉的对立统一,全在于鲜嫩的春笋的调和。

这一个“笃”,读起来轻快短促,在这个菜的操作上却全是慢功夫。文火慢炖,把三者截然不同的气息慢慢融合,汇成一锅鲜美的浓汤。一块鲜肉,一块咸肉,再吃几块春笋,最后喝一小碗汤,不仅齿颊留香,而且浑身熨帖舒服极了。



青团,又是多少人的心头好?那天,办公室里的女人们,说起某个古村的青团已经开卖了。就嚷嚷着一定要去品尝。只因那里的青团还是沿用古法,是用浆麦草的汁水制成的。用浆麦草的汁用石灰水沉淀后,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不甜不腻,糯韧绵软,油青碧绿,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这味特殊的香气是超市里青菜汁、草头汁、麦苗汁拌成的青团无法仿制的,也是一直氤氲在心底的。有些地方用艾草汁,那也是一些人无法忘记的味道。



荠菜,也是一味春天的菜。野生的荠菜瘦小而味浓,是首选。

少许肉糜用热油炒一下,烹入开水,放入切小的嫩豆腐,最后拌入切细的荠菜末,一碗荠菜豆腐羹,家常而温暖,就像身边的那个人,给你的拥抱熟悉而温暖,那种感觉会一直萦绕在你心头。荠菜炒年糕,寓意吉祥,色彩又清新,也是餐桌上常见的。


香椿,我小时候其实没有见过。十多年前,虞山脚下,与他爬山归来,一碟凉拌香椿,真正是一见如故,从此欲罢不能。这不也如人与人之间的相逢相知一样么。一见倾心,从此常置于心底不能相忘于江湖,偶尔的相逢更会带来长久的思念。

香椿可食用的时间也是很短的,这香椿的芽很快就会木质化,这就更让人力争在短促的春日里多多品尝它。无论是香椿炒蛋,还是香椿拌豆腐,气味独特,真正令人无法割舍的还是春天的味道。


今天买菜,居然遇见一卖菜老妪有一小袋枸杞头。简直如获至宝。可能是机缘巧合未到,我好几年不见这身影了。非常想全部买入,理性又告诉我放入冰箱也不是好的方法。于是只是称了一斤,想着也可以中午晚上各炒一盆了。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也曾去掐过这枸杞头,河边一大丛带刺的枸杞枝条,将嫩芽掐下,不仅手指染得墨绿,还曾将自己的衣服勾破过。


今天餐桌上一碟清炒马兰头,一碟枸杞头。两个孩子均不知其为何物。

也是,他们何曾在田头河边撒过野?

所以,每至春天,我都要这样尽量把春天的味道带上餐桌,把春天带进他们的日常,待到年长之时,这些味道就是他们记忆里家常的味道,是温暖的。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

做个幸福的江南人,就是这么简单。有些情怀,就在日常里。

无法想象,若是在春天,没有了这些代表着春天代表着江南情怀的食物,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无味。所以,注定,做不了北方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