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 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6月8日央行网站)。 可以说,《规划》出台具有划时代金融意义,它一改过去由金融业机构单独制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老套路,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上升到了国家整体战略层面去要求、去建设,确实尚属金融业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首次。它既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一国金融经济稳定、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表明目前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不少缺陷及亟需完善的迫切性。 纵观此次《规划》,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四大任务:即建立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全面覆盖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统计、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等领域;强化金融业标准实施,发挥政府、行业协会、认证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建立金融业标准监督评估体系,分类监督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实施;持续推进金融国际标准化,在移动金融服务、非银行支付、数字货币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口专家排出力度,争取主导1-2项国际标准研制。可以说,这些内容切中了我国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要害,指出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明确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将成为指导我国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而且,耐人深思的是,《规划》制定对当前金融改革与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或将搅动金融业监管的变局。首先,有利于打破原来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单枪匹马格局,使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真正有了统一的“国标”,使我国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更具公正性、权威性和国际性,将为推动金融业经营朝着更加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有利于规范金融业务及产品创新秩序,使各种金融业务创新具有明确的边界,可有效防止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乱象,使金融业经营行为始终能得到全方位、有效的监管,过去各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打监管“擦边球”、将资金进行空转套利、资金脱实向虚等各种或明或暗的通道将被封死,将为金融业规范、稳健、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再次,有利于推出统一的金融业务发展、金融风险防范等监管与评估指标考核体系;尤其金融业各种数据、报表统一之后,更便于监管当局对金融风险苗头的发现与重视,及时采取对金融业风险提示、现场督查等监管措施;尤其可对社会金融乱象比如网贷、移动支付、非银机构经营行为等进行及时发现与监测,有效化解和抑制各类明显的、隐形的社会金融风险隐患,更将促使金融业始终运行在安全可靠的轨道上。第四,增强金融业发展的协同性和依赖性,对防范外来不良金融势力对中国金融业冲击、确保国家金融稳定发展局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金融业监管监测标准统一,可使金融机构甄别各种金融异常活动,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对国家反洗钱、打击各种逃汇等行为将起到有效监督作用,从根本为稳定中国金融局势起到保障作用。最后,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及时发现与经济发达国家金融业在经营管理、公司治理、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等方面发展上的不足与差距,然后集中研发优势,组织力量共同攻关,提高科技金融发展速度、效率和普及范围,降低科技金融推广成本,将为提高我国金融业应对世界金融业冲击及提高自己经营竞争力提供强大的后盾。 为此,对《规划》出台,各金融机构应认真学习并领会精神,将思想统一到《规划》上来,将力量集中到《规划》上来,消除一切私心杂念,及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形成共识,减少阻力,消除障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激励机制,争取《规划》早日付诸现实并产生实实在在的金融效果。金融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