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大夫血压管理5:中风

 苗长贺的图书馆 2017-06-11

周末回家,到阿公家串门,阿公新拄着拐杖,右腿显得没有力气。


“中了!”阿公无精打采,却略带风趣的说,“也被你说中了!”


老家话称 “中风” 为 “中了”。每年返乡,都会遇到一两个这样的老乡,或拄着拐,或拖着步子,或头晕、手脚发麻。


我倒宁愿没说中。


阿公今年65岁,在这个年纪,应该是健健康康,开始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世界那么大,风景那么美,阿婆带着阿公,阿公却要带着拐杖。


固执的人不仅阿公一个,身边的亲人也比比皆是。爷爷好酒,喝到胆囊穿孔住院,康复后,还依然在喝;老妈血压高,吃了一段时间药,血压正常了,就嚷嚷着停药。


亲人尚且如此,又何必要求萍水相逢的病人听我的呢?


恐怕只有多聊,多接触,多沟通,才能让他们理解、相信并配合,而患教与科普的意义也在于此。



我说中了什么?

阿公好酒,血压也高,还不吃药。

那天,我去串门:“老老,你这样不行。要注意,不要中了。”(方言)

阿公不听,从小被看着长大,在他眼里我就是个小屁孩,“我又没有哪儿怎样,要注意什么稿子啊。”(方言)


什么是中风?

中风就是“脑梗”,由大脑血管的堵塞或破裂引起,前者引起脑缺血,后者引起脑出血,又叫“脑溢血”。



中风的危害有哪些?

最严重的是要命,轻一点的也是“要命”。前者,丢掉性命;后者,难受的 “要命”,头疼、面瘫、口齿不清、肢体不便。


中风在西方是第三大死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并占全球10%的死因。


如何早期发现中风?



在英国,如果怀疑中风,通常使用“脸臂说”测试(FAST测试),以评估中风的可能性:     

  1. 脸 - 看看脸部是否有任何下垂或肌肉张力丧失;

  2. 臂 - 要求病人闭眼,伸直手臂30秒-如果病人中风,您可能会看到一只手臂缓慢下移;

  3. 说 - 听病人讲话是否含糊,看他们能否回答简单的问题(你在哪里?您贵姓?今天星期几?)


影像学诊断方面:

1. 急性缺血性中风,磁共振优于CT;

2. 急性出血性中风,CT优于磁共振。



高血压与中风的关系?

高血压占中风风险的35-50%。即使血压减少一点(5-6 mmHg 收缩压,2-3mmHg舒张压),也会使中风风险降低40%。


其它的中风风险包括:房颤、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二手烟也算),酗酒,吸毒,缺乏运动,肥胖和饮食不健康。  


存在的风险越多,越容易中风。


如何预防中风?

首先,尽量控制上述风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得越多越好; 


其次,至少要使血压小于140/90mmHg, 更理想的是在130/85mmHg以内。当然,血压不是越低越好,太低人会不舒服,也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最后,可以辅以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咨询医生后选用)


总而言之,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控制好血压就预防了一半的中风。美好的晚年应该是,阿公阿婆健健康康,世界那么大,说走就走。


更多内容关注蒋大夫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