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畅爸爸 一、ABA是什么? ABA全称: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pplied-“应用”Behavior-“行为”Analysis-“分析” 通常翻译为“应用行为分析法”,顾名思义,所谓ABA就是对“应用的行为”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它。 按照我的理解,ABA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原理,帮助我们科学的分析人们每一个行为出现背后的深层原因,同时也帮我们“塑造”或“矫正”出我们想要出现的“行为”,ABA不单单是用在孤独症孩子的治疗上,对于正常孩子、大人,甚至小猫小狗都能起到作用,说的再通俗一点,那就是通过ABA,我们可以把他们“塑造”成我们想要的“任何形状”。至于怎么“塑造”,就是下面要说的: 二、ABA的三大原理 “行为强化”-“行为消退”-“惩罚” 行为强化是行为科学家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的定义:行为被紧随其后出现的后果加强的过程。也就是说,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它就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 举个例子:一只聪明的猫 实验者将一只饥饿的猫关进笼子,在笼子外猫能够看得见的地方摆上食物,同时在笼子上安装一个机关,只要猫用爪子击打一根杠杆,笼门就会打开。当猫刚被放进笼子时,它做了很多行为,比如抓咬笼子上的栏杆,把爪子从栏杆缝隙中伸出去以及试图从栏杆之间挤出去。最后,这只猫偶然碰到了杠杆,笼门打开了,于是猫能够走出笼子去吃食。以后实验者每次将这只饥饿的猫放进笼子,猫都用更短的时间击打杠杆打开笼门。最后,实验者只要一将猫放进笼子,它就马上去击打杠杆。 在这个例子中,当饥饿的猫被重新放回笼子时,就更加有可能去击打杠杆,因为这个行为在此之前导致了一个直接后果——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因此,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就是对猫击打杠杆的行为起到了强化(增强)作用的结果。最终的结果是这只猫在笼子里时用爪子击打杠杆的行为越来越多,以至于到最后,猫一被关进笼子里就开始用爪子击打杠杆。 这就是运用ABA的行为强化原理塑造了一只聪明的猫。 同理,我们便可以将这个原理运用到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上,塑造出很多我们期望孩子出现的行为,当然,并不是说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和训练动物一样,举这个例子只是便于更直观的理解什么是“行为强化”,同时结合这个例子,有几个关键点和细节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1、训练初期,要确保猫是饥饿的,这样猫的动机才会足够强大。 (在为训练孩子准备强化物时,我们一定要确定我们提供的强化物正好是孩子此时此地最希望得到的,最喜欢的东西,这样孩子的动机才更加强烈) 2、装猫的笼子并不是很大,而且安装了杠杆,这样猫才有机会碰到杠杆。 (在训练孩子时,保证孩子有成功的机会是非常关键的,这样才有得到强化的可能,孩子能力不够时,我们需要用环境布置或辅助的方法让孩子得到成功的机会。) 3、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猫出现压杠杆的行为。 (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设定一个合适孩子的目标,然后一步步做好规划,根据规划一步步地促成孩子的目标行为,要知道,有的期待行为的出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促成的) 4、我们是否给予猫足够的训练机会以至于猫最后能达到一进入笼子就能把杠杆压下来。 (任何链接的建立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的,孩子的训练也是一样,我们要不时地提供机会让孩子把这个技能练熟。) 行为消失是ABA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理。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当其随后的后果不再具有强化作用时,这个行为在将来不再发生。 举个例子: 每天早上8点钟,小明都要乘坐地铁去上班,每当到站后他总要走到站台内的自动售货机前,投进去4元纸币,按动按钮,取出一杯牛奶当作早餐,然后出站去上班。有一天,他走到自动售货机前,投进纸币,按动按钮,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他又按动按钮,机器仍没有反应。他越来越使劲的按动按钮,甚至拍打按钮,但仍然没有得到牛奶,最终只好放弃。因为没有吃饭,他出站后绕路到较远的一个小卖部买了一杯牛奶喝。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都没有再去自动售货机那买牛奶。之后某天,路过自动售货机时,他想自动售货机应该修好了,于是他又把纸币投了进去,但是仍然是上次同样的结果。自此,小明再也不去自动售货机买牛奶了,而是每次都绕道去小卖部买牛奶。 在这个例子中,一个经过一段时间强化的行为不再被强化,因而行为停止发生。 小明向自动售货机投纸币和按按钮的行为是被得到牛奶的后果强化的,而且,这个行为是被连续强化了的——每次只要投了纸币,也按了按钮,小明就能得到牛奶。所以一旦行为的强化(小明虽然投了纸币,也按了按钮,但是没有得到牛奶)停止了,小明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直到最终停止这种行为。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行为消失对于减少儿童和成人的问题行为有非常惊人的效果,其实,孤独症孩子可能每天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行为。家长把孩子的这些问题行为都归结于“得了孤独症”。其实,孤独症不是孩子问题行为的根本原因,它的产生和延续多半是因为后果在强化。孤独症孩子也好,正常孩子也好,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一样是符合行为原理的,他们的问题行为都一样是因为行为之后的好结果给强化的,因此,如果分析行为的ABC,分析行为的功能,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做好后果控制,这些问题行为都是可以消退的。 首先要澄清的是,在行为矫正学上所谓的惩罚和在生活中提到的惩罚有不同的含义。ABA中惩罚是指一个具体的行为出现之后,立即跟随着一个行为人不喜欢的后果,于是,这个行为将来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重视的是“惩罚”在行为矫正学中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不考虑行为人的品性,它只是考虑到一个行为减少的过程,理解了这一点,家长就不会总是把惩罚跟暴力的“体罚”联系在一起了。 举个例子 小明正在路上骑着自行车,他一边蹬车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突然,他撞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他从车上弹了起来,脸撞在汽车上,门牙被撞掉了,这件事之后,小明就不太可能在骑车的时候看着地面了。 在整个案例中,没有任何需要指责的事情或者贬义的词语出现,但是因为它的结果是“小明骑车时看地面的行为减少了”,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惩罚的例子。 跟行为强化一样,惩罚也可以分为两种: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行为之后出现了一个结果,导致行为减少”。其中,正性惩罚是指行为之后行为人“得到了”一个不喜欢的东西,因而行为大大减少。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体罚,就是让孩子得到一种不喜欢的(身体上的不舒服,情感上的难受)。负性惩罚是指行为之后行为人“失去了”一个喜欢的结果或好东西,因而行为大大减少。比如说我们遇到的违章罚款,警察给我们罚单的时候我们喜欢的东西——钱,就失去了,因此我们违章的行为就被负性惩罚了。 在用惩罚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负性惩罚优先于正性惩罚。一般在任何方法包括负性惩罚都不奏效的情况下才用正性惩罚。 当然我们更希望在孩子的训练中惩罚用的越少越好。因为惩罚本事会牵扯很多的问题: 1、当用痛苦的刺激作为对一个孩子的正性惩罚时,这个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也更加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2、惩罚的使用会导致被惩罚人出现逃避行为。 3、使用惩罚对于实施惩罚的人来说容易形成一种负性强化。比如如果对那些有家庭暴力的人进行调查,估计很大一部分实施暴力行为的家庭成员在最初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想到非要做那么一个暴力的人,可在家庭矛盾中,他脾气急就用上了武力,结果问题好像解决了(表面上)。于是,这个人就被负性强化了,更加使用起武力来,结果武力级别越来越高,就成了暴力。 4、惩罚的模仿。很多人都说,暴力是传递的。即一个从小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更加有可能用到暴力。 行为强化、行为消失、惩罚这三个基本原理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后果对行为趋势改变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后果是行为人喜欢的,行为得到强化(行为强化),行为趋势增加。如果后果是行为人不喜欢的——喜欢的后果被拿走(行为消失),或者直接得到一个不喜欢的结果(惩罚)——这样行为趋势就会减少。因此,在对孤独症孩子做康复训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重点控制行为之后出现的后果,因为它是行为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