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官判错案,要怪就怪你的数学老师!

 图书馆1jjds612 2017-06-13

继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之后,另外一条“狗”更凶狠,阿尔法狗的升级版——master狗,60场完败世界各大围棋高手,棋圣聂卫平一样是这条狗的手下败将。而事实上这一点都不足奇,我上小学时候计算器刚普及,第一次接触计算器的我简直惊呆了,这么一个小东西,怎么算术学得这么好。


为啥说法官判错案,不怪法学老师要怪数学老师呢?因为大部分错案是“事实认定错误”,而非“法律适用错误”,概率问题是事实认定的一大技术,而概率是数学老师教的。据美国《科技新闻》报道,在一桩犯罪案件的审判中,陪审团提醒法官,在证据不完全或者不确切时,为避免误判,应参照概率论原理。


《国际先驱论坛报》曾经报道美国俄勒岗州的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违反交通法规的被告人是否有罪时,因为不能基于法庭证据作出判断,于是选择了抛硬币的方式来作出决定。这位法官的数学肯定是体育老师教的,抛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50%,那还抛个屁。


但实际上法官仍然摆脱不了用“概率”判案,比如民法的“优势证据规则”,显然就是一个优势概率问题而不是纯粹的法律问题。我们经常在判决书中说“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那是瞎掰,证据根本不可能达到100%的确凿,比如我们采信的DNA或者指纹鉴定,其实也只是一个概率而已。


法官之所以不完全信任概率计算,是因为存在缺陷的统计推理确实曾经导致几桩著名的误判,2004年马德里火车爆炸案中,一名美国人正是因为指纹而被误认为是嫌犯。犯罪学家柯尔指出,指纹识别误差始终存在,虽然比例很小, 但由于美国犯罪案件基数大, 仅2002年因指纹误差而出现的误判就高达1900起。


DNA鉴定技术自1985年被用于司法实践后,因其“近乎百分之百的准确性”而受到广泛推崇,取代了指纹技术成了新的“证据之王”。然而,媒体报道的新疆库尔勒市“一命两尸”案,打破了DNA鉴定技术无懈可击的神话,事实上DNA鉴定技术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概率就会错。


当然,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的猜测不是两眼一抹黑的瞎蒙,而是要算出各种不同猜测的可能性,从而得出最靠谱的猜测,如“贝叶斯概率统计法”确实对判案可发挥神奇的效用。而电脑可拥有更快更好的概率计算,可以提供一种理想的方法用以衡量证据的准确度,从而达到合理的法律判断。


目前在这方面我们显然做得很不够,许多法律软件仅是提供法律或者相关判例的检索,尚没有一个软件可以用于证据概率的计算于运用,说白了只是你告诉人工智能一个案件事实,人工智能告诉你一个法律结果而已,包括最高院的“法信”和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的“法小淘”,对于案件“事实认定”仍然没有多大帮助。


公众盲目地认为,只要法官负责任,就可以把案件做成“铁案”,但事实真伪不明永远是诉讼的常态,否则就不会出现在法庭上各执一词了。而对于事实认定,既便法律学得再好,既便再精通证据规则,一样会出现错案。话反过来,数学学得再好,仍然难保不错判,因为优势概率同样会错,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会有误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