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德军研制的“阉割地雷”,成为盟军士兵们最害怕的武器

 yezhu8888 2017-06-15

德军在一战时就广泛使用地雷了,效果还很不错。到了二战时期,德军更是在地雷上有了很多创新,其中有种个头小的分裂式弹跳地雷是一些盟军官兵最害怕的武器,因为它具有一种特殊的杀伤力。

这种地雷的外形是个小型圆柱体,内置炸药和很多钢珠。它厉害在被踩中引爆后不是立刻爆炸,而是先弹起80-90厘米的高度,然后在空中爆炸,并将地雷中的钢珠以水平方向高速四散出去。

而这种地雷的爆炸高度恰好在成年男人的裆部高度,所以被盟军称为“阉割地雷”,美军称其为“弹跳贝蒂”。它在德军进攻法国时被正式批量投入战场,到了1943年,德军又开发出了内置玻璃碎片的“阉割地雷”,杀伤力更大,更难被地雷探测器检测到。

德军通常将这种地雷和反坦克地雷一起布防,当盟军坦克或装甲车被反坦克地雷损坏后,盟军士兵不得不下车检查,就会有很大概率踩中“阉割地雷”了。在诺曼底登陆战中,这种地雷的威慑力曾让很多盟军队伍受阻。后来盟军官兵发现,触发这种地雷时,迅速趴下,救可以大大减少伤亡几率。

欧洲战场结束后,盟军让5万多名战俘在西欧战场上排雷,至今在北非和东欧的部分地区还有埋着“阉割地雷”。战后各国开始效仿这种装有延时引信的地雷,后来经典的松发式步兵雷就是以此为基础研制出来的,而且松发式步兵雷至今还在战场上有出现,更是战争电影中的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