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与可靠性学堂】可靠性系统工程是什么意思?

 悟文汇粹 2017-06-15


系统工程尽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但它仍然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还在不断地发展中。它的普遍适用性吸引了许多原来从事不同学科的学者来研究它,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但是,系统工程又是一类包括了许多类工程技术的一大工程技术门类,涉及范围很广,不仅要用到数、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要用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医学等与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等有关的学科。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包括,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等。

 

中国在60年代,首先是在电子工业部门进行了可靠性技术的开拓性工作,70年代逐渐兴起,到了80年代,在现代武器装备的研制中开始全面推行了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不断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实施可靠性、维修性工作的标准、程序、方法和体系。最后,在90年代初发展为我国独特的可靠性系统工程体系。

 

可靠性系统工程(reliability system engineering)是研究产品全寿命过程中与故障作斗争的工程技术,它从产品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查、故障或维修活动分析等方法,研究产品寿命和可靠性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故障的发生、发展及其预防和维修保障直至消灭的规律,以及增进可靠性、延长寿命和提高效能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活动。

 

可靠性系统工程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减少维修保障资源和维修保障费用。在现代质量观中,产品的质量属性除了性能外,还包括可靠性、耐久性、环境适应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和安全性。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属性均直接或间接与故障相关。如可靠性、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从不同角度对产品的故障特性进行刻画与描述。维修性描述了便于预防和修复故障的特性,测试性则描述了如何诊断故障的特性。上述属性均与故障直接相关。而保障性与安全性与故障存在部分相关性,即保障性中存在着由于故障引起的维修保障特性,安全性中存在着由于故障引起的故障安全特性。可靠性系统工程就是将上述与故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属性汇集成为一门与故障作斗争的工程技术,并逐步形成一门以故障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

 

可靠性系统工程把故障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对故障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就应该成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把这种基础理论定义为故障学。故障学是研究和运用故障的系统特性与系统规律的方法学。它从产品的系统性出发,研究故障的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预防、预测、诊断和修复故障提供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当我们完成了产品设计和生产时,我们可以说已基本掌握了产品如何运行并实现其功能的规律,但很难说掌握了产品如何故障并丧失其功能的规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故障是产品的基本行为。

 

为了认识、预防和消除故障这一产品的基本行为,我们必须揭示产品何时以何种方式故障的基本规律,研究预防故障的方法学,开发故障预测与诊断的技术与方法,运用维修技术和资源修复故障,即充分认识和正确运用故障规律,以达到在产品全寿命周期与故障作斗争的目的。故障学揭示故障的共性基本规律,并不依赖具体的产品类型。即无论一个元器件,还是一个电子设备,甚至一个复杂大系统,均具有共性的故障规律,发现和研究这些规律,是故障学的根本目的。如果把故障与人的疾病作对比,故障模式相当于病症,故障机理相当于病理。如果不知道病理,是很难对症下药的。因此,如果没有对故障机理和规律的认识,是无法进行故障预防、故障预测、故障诊断与故障修复的。


本公众号根据相关技术资料编辑整理,仅供交流,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