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屡战屡败,耗光元朝家底,却被称为不世出的名将

 小天使_ag 2017-06-17

  元末,天下大乱,在各地反元势力纷纷揭竿而起的同时,许多豪强也组织武装同农民军相对抗。当时的豪强武装中有三支力量最为强悍,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察罕帖木儿率领的武装。王保保是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养子,察罕帖木儿去世后,王保保成了这支武装的首领,他骁勇善战,堪称元朝的脊梁。

  无论在小说里,还是在历史上,王保保都是个传奇人物。王保保并不是蒙古人,他是河南沈丘人,姓王,小名保保。说起来王保保的出身也很一般,但他有个很厉害的舅舅。王保保的舅舅名叫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是这样起家的。元末,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就是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后来建立明王朝的朱元璋也曾是红巾军的部众。元朝派兵四处镇压义军,然而,社会矛盾已经异常尖锐,尽管元军实力强悍,依旧是久战无功。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元朝允许各地组织团练武装,人们当时把这样的地主武装叫做义兵。

  王保保的舅舅察罕帖木儿就利用这个机会趁机起事。这是至正十二年的事情了。察罕帖木儿起兵后,转战在河南、河北、关中、山西等地,势力日益壮大。这对元朝堂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起义的势头被遏制了,忧的是豪强武装势力壮大后,也同样会威胁朝堂。

  实际上,历朝历代团练武装的兴起,也就意味着一个王朝的结束,因为这样的武装力量是不为朝堂所控制的私人武装。在征战中,察罕帖木儿就把外甥王保保收为养子,后来元顺帝赐名扩阔帖木儿。后来进攻山东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王保保继承他的衣钵。

  这样王保保算是在历史舞台上亮相了。王保保的确很有才能,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描写了一个王保保率军围攻少林寺的场景,展现了察罕帖木儿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尽管众好汉在张无忌的带领下突围而去,但王保保部下娴熟的弓马技艺,也让众好汉心生惧意。实际上,王保保的主要势力在河南、河北,所以他后来被元朝堂封为河南王,主要活动在河南的王保保为何又到了甘肃呢?

  随着豪强武装的壮大,元朝堂基本上对各地处于失控状态了。这迫使元朝堂不得不更加倚重王保保这些豪强武装。元朝堂曾经授予王保保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的职衔和名义。

  就在王保保壮大的同时,朱元璋也已经削平陈友谅等势力,局势形成了南北对峙。此时,王保保占据中原腹地,也得到了元朝堂的大力支持,而且他也才华横溢,如果不是发生“意外事件”,统一天下的人或许就不是朱元璋。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王保保实际上就是让细节打败的。

  一个小小的细节毁掉了王保保的大好局面。为对抗朱元璋,王保保邀请了北方的李思齐等三家关中的势力会师河南,共同进攻朱元璋等势力。这本是件好事,谁知,王保保写的檄文却引来李思齐的不满,原来称呼有问题。 

 

  李思齐认为,他和王保保的舅舅是同辈,王保保你一个后生小辈,在我面前比划什么呢?命令手下人不得出武关。这样王保保、李思齐两人反目成仇,相互之间开始攻杀。元朝堂也趁机挑拨离间,王保保实力严重受损。

  后来王保保占据太原等地,而此时,明军平定了南方大部地方后,占据了山东,收复大梁,逼近元大都。此时,攻杀的各方才恍然大悟,元顺帝再次安抚王保保,无奈为时已晚。一个月后,明军就攻占了元大都。

  这时,占据太原的王保保准备偷袭大都,谁知却被徐达、常遇春等反偷袭太原,王保保大败,只带着18名护卫逃往甘肃(指今河西走廊地区)。这十八骑想必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王保保护卫十八骑的来历吧。

  此时,明军已经占据了中原。洪武二年,徐达、常遇春等率军西进,攻取陕西。明军兵分两路,攻入甘肃,李思齐在临洮投降,徐达从临洮遣顾实、戴德攻占兰州。

  王保保不仅谋略过人,而且极具号召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实力得到了恢复,他的部众再次达到十余万。就在这时,明军发生了重大变故,一代名将常遇春在南京去世,明军主帅徐达赶回南京参加常遇春的葬礼。

  洪武二年底,王保保趁机发动反攻,进攻的重点是兰州。为攻占兰州城,王保保也精心谋划了一番,他指挥部队试图突袭,但驻守兰州的明军也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不仅看穿了王保保的把戏,而且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乘着王保保立足未稳,张温在夜色的掩护下,杀出兰州城,扼杀了王保保的进攻势头。

  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当年那场大战的具体情形了。只知道这场大战后,王保保就对兰州城无可奈何,只能采取包围的策略了。王保保率领人马将兰州城团团围住,为了便于指挥,他在兰州城外修筑了两座城堡,一座就是黄河北的王保保城,这座城堡三十年前还完好,近些年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墙逐渐被人们挖掉了,只留下了一个地名。另外一座王保保城在兰州东岗镇附近(今古城坪)。

  获知兰州被围困的消息,驻扎在陇西的鹰扬卫指挥使余光率部前来救援,谁知却在兰州境内一个叫马兰滩的地方,被王保保以逸待劳地击败,余光被俘。而此时,兰州城内的张温并不知道兰州城外发生的那场大战,他们还苦守城池等待援军。

  王保保一看抓住了明军的重要将领,做通余光的思想工作,要他到兰州城下喊话,援军已绝,张温早点投降。余光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王保保的要求,谁知余光到兰州城下大声喊话的内容却和王保保说的完全不一样,余光大喊:“我被他们抓了,你们要坚守城池,徐总兵(徐达)率大军很快就到了。”

  这下,兰州城的守军意志更加坚决了,王保保恼羞成怒杀了余光。王保保又想高招准备攻城,他选拔军中的勇士,乘着夜色爬上了兰州城墙,而这时负责防守城墙的千户却喝大了,幸好巡城的士卒发现前来夜袭的敌军。兰州城这才躲过城破的劫难。 

 

  洪武三年正月,王保保见攻占兰州城池无望,只好绕过兰州向东发展。试图攻占陇西未果。三月,徐达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出安定州(今定西)。夏四月,徐达抵达平西(地名),面对老对手,王保保只好采取守势,后撤到车道岘(《明史》中的称呼)。徐达则进占到沈儿峪口。此时,王保保的十余万部众,分散驻守在森林茂密、地形险要、交通便利的车道岭边。

  徐达指挥明军在沈儿峪同王保保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决战。战役初期,明军失利,王保保选拔千余人的精锐,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从小路而来,袭击了明军的东南营垒,结果明军全线震动。徐达亲率卫队支援,才击退了王保保的突袭,战后追究责任,东南垒赵指挥等一批军官被执行军法。

  第二天,徐达指挥明军全线出击,由于头一天刚刚执行过军法,明军谁也不敢落后,激战一天王保保全线溃败,最后,十几位元军高级将领被明军俘获,八万多元军投降。王保保只带着老婆从宁夏过黄河逃往漠北。至此,在元末舞台上呼风唤雨几十年的王保保终于谢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