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诗词ABC

 杏坛归客 2017-06-18


        诗词创造大致有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包括押韵、对仗、平仄、粘对、拗救等基本规则;二是艺术层面,包括意象、意境、语言风格、章法布局等基本要求;三是哲学层面,包括诗人的见识、襟怀、思想、境界、抱负和情操等。这里主要介绍历史上的一些诗词创作理论,属于第二和第三个层面。既然叫ABC,就是艺海拾贝,不具有系统性。

  (一)诗言志

  诗词创作悠而远,基本遵循有特征。

  托物寄情言个志,云山雾海见峥嵘。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暗示某种政教怀抱。

《尧典》的"诗言志",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已逐渐扩大。孔子时代的"志"主要是指政治抱负。而庄子"诗以道志"的"志"则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离骚》中所说"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这个"志"的内容虽仍然以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主,但显然也包括了因政治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至于他在《怀沙》中所说"抚情效志兮,冤屈而志抑","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这里的"志"实际上指的是他内心的整个思想、意愿、感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

  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三种说法。一种偏重于“志”,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认识;一种偏重于“情”,是指主观的情;更多的诗论家则认为诗歌是抒发思想感情的,志和情并重。诗言志,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曲,都应该遵循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寓志于形象之中。

  (二)兴观群怨

  诗词本是上乘文,古有高规拨黑云。

  孔子诗经如日月,兴观群怨意殷殷。


  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历代诗论家对于这个论述作过不少阐述。大致上说,兴,是指诗歌的美感作用,抒发情志。观,是指诗歌的认识作用,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观风俗、识得失;群,是指诗歌的教育团结作用,沟通人们的情感,结交朋友。怨,是指诗歌的宣洩作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特别是对社会政治的议论和讽喻。


  (三)温柔敦厚

  诗词本是翰人心,细雨和风传令音。

  敦厚温柔书正道,不容六月雪寒襟。


  温柔敦厚,是儒家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这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同时,《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

  温柔敦厚说除了伦理原则的意义外,在后世有时也被引伸为艺术原则,例如况周颐《蕙风词话》所提出的“柔厚”说,就是如此。词论中的“柔厚”说要求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微宛委曲;内容上要深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思无邪(新韵)

  写诗原有祖师爷,承化传风做使节。

  且看春秋一至圣,诗经三百思无邪。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由于孔子和《诗经》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巨大影响,人们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解读。

  “思无邪” 思无不可对人言。思,心中的愿望。心中所愿所想敢于示人,没有什么不好的。朱熹把这一句放在为政第二篇, 是引用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告诉为政者,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说这个标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叫,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要加一个“非礼勿思”。实质也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个“仁”要比这五个“礼”所规定的范围要广。


     (五)天籁自鸣

  天行日月水成云,地铺山河万木欣。

  何用诗人求巧妙,自然神韵是奇文。


  天籁自鸣是宋代词人、诗论家提出的一种评论诗歌创作的标准的比喻说法。“天籁”原本是指自然界发出的音响。这里指的是诗歌创作,不袭前人,不事雕琢,自然形成。姜夔在《白石道人诗集自序》中说:“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清代张问陶之《论诗》说:“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俗话说,莫与君子斗名,莫于小人斗利,莫于自然斗巧。文心雕龙开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一言以蔽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六)学习   顿悟

  词诵千篇意境生,读诗三卷韵方成。

  诗家三昧何由策,一体人天物有情。


  所谓“三昧”,原是佛经中用语,音译作“三摩地”等。意思是排除一切忧烦,最终获得正果。我们古代文论家,将这个词用到文艺批评上,特别是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的造诣。精通本门文艺规律的,就称之为得“诗家三昧”了。宋代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钱仲联校注:"三昧,《大智度论》:'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又:'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此用以指诗家悟人之境地。"

  得“诗家三昧”的前提是大量阅读,广泛背诵,多写多练,精思彻想,身体力行,不断总结,掌握规律。见景物而意象开,忽闪念而灵感来,悟心得而美文成。都在“学习、顿悟”四字也。

  (七)理高   意高   想高   艺高

  境界源于哲理申,融情构建起琼宸。

  见微透切无干涩。高妙天然总是春。


  理高、意高、想高、艺高是宋代诗人、诗论家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的构成要素。“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对这四个方面,解说不一。大致上说,理是指情理;意是指意料之外,也就是构思巧妙;想是透切见微,毫无晦涩暖味之处;自然是指天然而形成的艺术效果。总起来看,姜夔已涉及到诗歌创作中的特殊性领域,特别是“意”“想”等范畴的引入,使他的诗论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八)缘情   体物

  赋词体物方浏亮,绮靡缘情诗本征,

  言志疏狂加婉约。抒情深刻意华升。


  最早记载于晋代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作者将“诗”“赋”明确分界。强调指出“缘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所谓“缘情”,就是指诗歌必须深刻、细微而又生动的抒发情感。这种思想发展了传统的“诗言志”的理论。

      (九)心物感应

  来非可遏任呼号,去不能停若巨涛。

  飘逸空灵凭顿悟,物心感应写风骚。


  心物感应:最早记载于晋代陆机《文赋》。“若夫应感受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这是指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中的灵感问题。他主要是依据先秦老庄等主张的“心物感应”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创作领域。

  “心”与“物”之间的感应存在不同模式,有“物本感应”、“心本感应”和“平衡感应”等。不同的感应模式,其审美关照方式有“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物我两忘”之别,其形象构成方式有“以形写神”、“离形得似”、“形神相亲”之别;其情感表达方式有“寓情于景”、“缘情写景”、“情景合一”之别。“情”与“景”通过各种途径达到交融,它是构成“意象”、“意境”和“境界”范畴的核心。

      (十)坚挺   简约

  壮士不穷豪气在,诗词风骨是中枢。

  精雕简约生新语,刚健从容抖玉珠。


  坚挺、简约之说,最早本是汉魏时代对于人物品评时的用语。南北朝齐梁时的文艺批评家刘勰等将它移用到文学创作领域。它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特色。坚挺,指的是充实而严正的思想倾向,简约是指在风格上,要精练简约,以达到刚健有力的境地。

  (十一)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

  根情茁壮枝方茂,苗叶清新语自芬。

  若唱华声音亦远,如山实义理缤纷。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的四种要素。这四种要素,亦就是诗歌的内容(情、义)和形式(言、声)的相互关系问题。

  华:同“花”。实:果实。这几句大意是:所谓诗,感情是它的本根,语言是它的苗叶,声律是它的花朵,内容是它的果实。诗人在这里以果木的生长过程为喻,说明了诗歌的四个要素。这四者是密不可分的,而内容尤为重要,因为诗歌如内容空虚,就像是无实之花一样,虽然鲜艳美丽,却徒然悦目而无实用。表现了白居易的史学主张,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有重要影响。

        (十二)诗要避俗,更要避熟

  抒情不是嘲风雪,状物焉能弄草花。

  屈子若非真意在,离骚何有后人夸。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至于齐梁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他在这里批评齐梁时代的诗歌创作,都是些吟咏风雪花草等客观自然物的篇章,不符合诗歌理论的“六义”和“诗教”的要求。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诗歌要避免粗俗,更要避免滥熟。诗歌的文词以清新含蓄为贵,语言粗俗则流于肤浅,破坏了诗意;如果出之以陈词滥调,读后味如嚼蜡,实为作诗之大忌。

  (十三)物境   情境   意境

  刻翠剪红书美景,伤高怀远寄豪情。

  漱冰濯雪方为意,妩媚相誉是共鸣。


  唐代王昌龄曾提出“诗有三境”之说,认为审美理解从浅到深依次为物境、情境和意境。而一些参禅大师认为参禅要达到空灵境界,也需要三个阶段: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物境是指山水诗的创作,度物象而取其真。情境是指抒情诗的创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境,是指抒写诗人对客观外界的感受、认识的诗篇,能到古人不用之心。三境“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就是说,它不是单纯的抒情,而是主、客观融会所得的抒述。


     (十四)朴素无华    不事藻饰

  素蔬不淡成佳膳,人面微红是妙颜。

  服饰无华真境界,江河不溢照关山。


  冲淡,“廿四品”中的一类。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主要风格。所谓“淡”,不是指“淡而无味”,而是指“素”(从色彩角度着眼)“默”(从意境角度看)和 “微”(从欣赏心理角度着眼)。总之,诗人运用高妙手法,徐纤从容的神态来表现一些微妙隽永超逸的思想感受,诗歌语言也必然是朴素无华、不事藻饰。


   (十五)韵味

  巷深酒好有幽香,象外余形是彩章。

  实景虚描凭感应,实书虚景梦周庄。


  韵味,唐代司空图提出的诗歌批评的总则。他认为诗歌创作的优劣主要是取决于韵味的消长。所谓“韵味”是指诗歌创作中涵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所构成的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品质。这种品质和欣赏者的主观思想相结合,就形成了“味外之致”“外象之象”等一系列的审美成果。

  (十六)为时为事

  历史车轮滚滚沉,引航民众赖令音。

  诗人岂可辜双手,为事为时喻古今。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提出的诗歌创作中的一种主张。它要求诗歌创作于预生活,干预政事,揭露矛盾,不脱离当前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这种主张是他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论的组成部分。他在《与元九书》序言中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篇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疑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十七)诗外功夫

  内功修炼源于学,诗外功夫在感知。

  内外兼修来好韵,闭门觅句总无辞。


  功夫在诗外,是指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功夫在诗外",原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示子遹》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他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知道,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要强调"躬行",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

  当时诗坛存在两种倾向。一种专门从古人典籍中寻章摘句,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功夫;一种是一味强凋主观的修炼。他从自身创作经历中体会到,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认识起着决定作用,“诗外功夫”远比“诗内功夫”重要得多。它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要素。

(十八)别材    别趣

  词含别趣非关理,诗有奇材不在书。

  造物之诗凭悟入,神来之笔畅如渠。


  宋代诗论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等;别趣,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严羽诗论中的主要论点。前者指诗歌创作需要别种才能,和书本知识无关;后者指诗歌创作应包含某种情趣,而不是单纯的说理,乃至和“理”没有关系。这种理论,反对当时“掉书袋”“讲理学”的弊病,强调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和形象思维的独特作用,有着极大影响。


  (十九)意随笔生

  情与景来情最贵,意随笔到意缤纷。

  写诗何必题先定,为赋新词强作文。


  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出的一种诗歌创作的理论。他认为优秀的诗歌创作是在诗人创作过程中,遂渐明确主题,形成格局,乃至完成全诗。反对先立主意,构思谋篇,再下笔创作。“意随笔生,不假布置”。这种理论,在摆脱复古模拟的弊病,反对“主题先行”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十九)书是死的    人是活的

  曲赋诗词需学习,圣贤遗则要勤遵。

  古人可鉴谋新径,读古生搬读死人。


  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读死书,能把死书读活,死书读活人,能把活人读死。”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死啃书本,要注意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最后,我以一首《写诗偶得》结束本次讲座。谢谢大家!

  六古·写诗偶得

  认认真真填词,规规矩矩写律。

  广广泛泛阅读,仔仔细细汲取。

  恭恭敬敬师古,大大方方扬弃。

  糊糊涂涂低调,清清朗朗高举。

  自自然然应景,高高邈邈立意。

  亲亲切切交融,天天真真觅趣。

  推推敲敲遣词,琢琢磨磨造句。

  巧巧妙妙构建,空空灵灵运笔。

  飘飘洒洒行文,深深浅浅说理。

  反反复复修改,正正重重开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