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错错,错过了就不要再错!高考数学易错题大总结(一)

 xfshok 2017-06-19

错错错,错过了就不要再错!高考数学易错题大总结(一)

高考临近,每个人都在题海战术中锻炼自己,做题的用处除了感受真实考场的那个氛围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用处就是查缺补漏,了解自己的不足。但是,我们往往做题要求的是量,而非质,试着问问自己,以前做错了的题,你加以纠正了吗?会做了吗?下次遇到同样类型的考题,你是否还会一错再错呢?考试的本质其实就是在你做对了多少以前自己做错的题,错题重做,疏漏及时补救。做对一道错题,比你做对十道新题的效果都明显,我们的成功,肯定就在纠正了错误之后,最后,希望我总结的这几道易错题能帮助到即将进入考场的同学们,加油!

错错错,错过了就不要再错!高考数学易错题大总结(一)

高中数学易错题:

1. 已知集合A={圆},B={直线},则A∩B为 ()

A、? B、单元素集 C、两个元素的集合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你选D了吗?错了!知道为什么出错了吗?题目中的要求是交集,而不是相交。A是各种大小的圆结构,而B中的元素是直线,所以,A∩B当然是无交集,选A。

易错原因:审题马虎,粗枝大叶。

2. 已知集合A={x∣2x2-5x-3=0},B={x∣mx=1},B属于A且B≠A,则实数可取的值有()

A、2个 B、3个 C、1个 D、以上都不对

解析:你肯定选择A了?!大部分同学容易疏忽B=?的情况经常发生。对m进行分类讨论:m=0,B=?;m≠0时,B={1/m},则可以解得:m=﹣2或者m=1/3,选B。

易错原因:遗漏B=?的情况时m=0的情况。

3. 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则“m+n=p+q”是“Am+An=Ap+A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解析:碰到这类题,如果你不加思考,直接就选择C,那么你就大错了。试想一下,如果数列{An}为常数列呢,必要条件显然不成立,所以正确答案是A。

易错原因:忽略了特殊情况。

4. b=√(ac)是实数a,b,c成等比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解析:快速的判别真伪,既要对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得十分深刻,还要善于合理的构造反例。反例:假设b=0,a=0,c=任意数,显然充分不成立。假设a=1,b=-2,c=4,等比数是-2,显然必要条件也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易错原因:对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得不够深刻,在此我再次强调下,学数学,背诵公式,熟练掌握很关键。

5. “函数y=f(x)存在反函数” 是“函数y=f(x)单调”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解析:“反函数”与“单调性”,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呢?单调函数必存在反函数,这是因为定义域和值域是一一对应的。但存在反函数不一定单调。反例:y=-1/x,它存在反函数,但在定义域上不是单调函数。

知道选择哪个了吗?B

易错原因:平时积累的知识太少,误认为存在反函数必定单调。

6. 若函数f(x)=√(mx2+mx+1)的定义域为R,则m的取值范围是()

A、(0,4) B、[0,4] C、[4,+∞] D、(0,4]

解析:解答本题最简捷的方法是取特殊值m=0,排除A、C、D。若对m分类讨论,虽然得到结果并不太复杂,但毕竟没有特殊值那么快。

易错原因:分类讨论遗漏m=0的情况。

7. 已知函数y=f(x),它的图像与直线x=a的交点的个数是()

A、至少一个 B、至多一个 C、一个或两个 D、可能有无数个

解析:函数图像与直线x=a的交点的个数不可能大于或者等于2,否则与映射的定义相矛盾, 联立 x=a,y=f(x) ,当x=a有定义时,把x=a代入函数y=f(x),根据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内每一个x对应惟一的y,当x=a在定义域范围内时,有唯一解,当x=a无定义时,没有解。所以至多有一个交点。选B

易错原因:对函数的定义理解不透彻。

8. 已知函数y=f(x)的值域为[a,b],则函数y=f(x-1)的值域是()

A、[a+1,b] B、[a,b+1] C、[a-1,b] D、[a,b]

解析:有的同学会选A,也有的会选C。其实都不对,函数y=f(x-1)的图像是y=f(x)的图像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所得,其值域不变,故选D。你知道定义域怎么变化吗?

易错原因:对平移变换定理理解得不深刻。

9. 已知f(2x-1)的最大值为2,f(4x+1)的最大值是a,则()

A、a<2 B、a>2 C、a=2 D、以上都不对

解析:f(2x-1)与f(4x+1)的图像只做了X轴上的平移交换,值域却未改变。故选C

易错原因:同题8。对抽象函数的平移变换理解不清。

10. 已知奇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f(T/2)的值为()

A、T B、0 C、T/2 D、不能确定

解析:f(-T/2)=f(T-T/2)=f(T/2)

所以,得:-f(T/2)=f(T/2) 即:f(T/2)+f(T/2)=0 f(T/2)=0,选B

易错原因:不能对奇偶性和周期性的灵活运用,以致于对考题无从下手。

总结:以上十道题是考生易发生错误的题目,归结成一点,考查的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点,所以,老师还是要求考生能脚踏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常记于心,并能够熟练运用。

高三数学老师豪言:学数学不背公式,不如回家卖红薯!

错错错,错过了就不要再错!高考数学易错题大总结(一)

温馨提示:由于篇幅有限,未完待续。。。

如果该经验帮助到了您,请点击头条客户端右侧分享给您的朋友吧!想了解更多经验内容,请在右上角关注订阅我们,欢迎大家随时与冀老师交流学习心得。趣味学数学,轻松拿高分,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