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味丨 逛了八百次广济街 却不知这儿还有一家经营了30年的美味羊杂汤

 sjw0923cn 2017-06-20

在食物的话题上,乡愁一直是写不完道不尽的主题。我们在讨论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讨论那种食物曾给我们带来的感受,讨论那段令人难忘的光阴,讨论那时陪在我们身旁的人。

中学时期常听起周围年纪稍长的人说起离家后多么想念,在外几经漂泊后最终还是选择回乡,那时听来不以为然。当我出门玩也总爱探寻和尝试有特色的粉面,无论老字号还是连锁店各有其特点,但是与家乡的美食相比,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芳芳水盆羊杂,90年代开在坊上,只是个上房下店的10平米小铺子。

改革开放后,父辈开始筹划着做点小生意,店就这样开起来了,现在的店主李淑芳当时还在给父亲打下手帮忙,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坊上的老居民成了常客,学生、上班的也经常把羊杂汤当早餐,30年前的铺子太小,甚至只能蹲着吃,大家却乐在其中。

日子久了,来光顾都基本都是回头客,听老板李淑芳说,以前常有家长带着幼儿园的孩子来吃,时光飞逝,咿呀学步的孩子长大了,反而有空就会带父母来回味一下。

中间几年由于要照顾家庭,店面关了。幸运的是,再开张的时候,老食客们还是找来了,不论是出国的、外地工作的、甚至是10年后同学聚会,都有人专程寻味而来。

老板李淑芳,就是对老字号的最高荣誉。

她说,因为都是回头客,所以品质从来不敢,也不能放松。很多人就认芳芳,就认她这块活招牌。

事实上,30年前,李淑芳跟随父亲一起经营羊杂汤的小铺子,来吃的老顾客一茬接一茬,记住了纯正的好味道,随着30年来的时光交替,李淑芳也变成上了年纪容慈善的妈妈,可前来吃羊杂汤的人,就认这一张脸,这一碗30年不变的味道。

看老李淑芳娴熟的手艺,说是欣赏也不为过。
虽然上过报纸、上过电台,但她始终觉得水准必须高于名气。

羊杂汤一定要吃热的,有人劝李淑芳开分店,她也拒绝了。只有来店里,吃她亲手做的,味道才能保证。

他们的汤底,用的是8小时熬制的羊骨汤

羊杂都是提前卤好的,用祖传的料包


每样都切成条状,先焖后冒3到4次

对汤底、羊杂的比例、食材重量都有很精确的要求


冒好加上一勺子羊油,撒葱花完成

提及辛苦,李淑芳说一年开店360天,每天6:00就会起来开铺子,忙到快14点才能休息,日复一日归于平淡,倒觉得不值一提了。

刚出锅的羊杂汤,汤热肉鲜美,羊肺、羊肚、羊心、羊头肉、羊眼、羊舌、羊油、粉丝多种多样,轻轻夹起来一筷子,香味就扑面而来。

羊杂汤,原味最古早,三鲜味清淡容易入口,适合老人。

吃羊杂汤自然是先掰一个馍,把热汤吸进馍中,再扒拉这碗边开始喝热汤,此时温热的汤顺喉而下,温暖万分。

来这里吃饭的人群很多,不管什么身份都可能坐在一起,一碗羊杂汤,花不到20元,就能吃得心满意足。


记得歌里唱
情歌总是老的好
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
要我说,味道也是

老味道
是斑驳的记忆,是年少的生活,是回不去的历史

经营至今,靠的是坚持的信念和怀旧的决心

希望他们在未来,也能让更多人记住

芳水盆羊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