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见证历史(4

 海涛668 2017-06-20

接上文《收藏见证历史》(4-28)

商晚期爵,是贵族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光体现在数量之上,器型上也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化,爵杯的底部,平底再次出现,且拥有者的身份地位,高于圆底爵杯拥有者,作为皇室成员,妇好爵杯大多为平底。平底爵杯流行于夏时期及商早期,商中期后,逐步被圆底爵杯代替,平底爵杯的再次出现,明显是一种复古,并非因为实用性,而是体现高贵的身份。

收藏见证历史(4-29)商晚期青铜礼器,爵、角、斝,正确理解器型纹饰,是鉴赏商青铜器及玉器的关键

---侣母爵,商晚期,上海博物馆馆藏。高18.1公分。

这是比较典型的商晚期青铜爵杯,长流尖尾,蘑菇形柱较高,卵形腹,底为圆底,三个锥形尖足,兽首鋬,鋬内刻铭文,腹两侧有扉棱,纹饰为三层花饰法,主纹饰是两龙合成兽面,地纹与兽面合成整个兽形,兽尾上竖状。整器型纹协调。

古玩市场作假者常常被市场上一些错误理念误导,难以理解商代青铜器很多动物形象是由夸张的固定符号组成,也就是今人较难理解的商人的型和意的组合,作假者为了追求“像”,而用今人具象的形象去表现商人的器物,更有甚者添加花花草草于器物之上,从而纹饰总是拼凑的感觉,极不协调。即使完全复制纹饰,往往构成比例也难以掌握,造成主体纹饰被破坏,连带器形和纹饰出现严重不协调感。仿制商古玉同样情况。

上海博物馆馆藏较多夏、商时期青铜器,原因在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上海是重要的亚洲地区的文化中心,安阳等地区的流出器物很大一部分在上海周转,而建国后,上海文物工作者负责任的收集流散文物,所以保护下了大量珍贵历史遗存。感谢他们。

商晚期另一种喝酒器具,是爵简化而成的角。角出土较少。

收藏见证历史(4-29)商晚期青铜礼器,爵、角、斝,正确理解器型纹饰,是鉴赏商青铜器及玉器的关键

---父癸角,商晚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传河南安阳出土,高22.5公分。

角和爵的主要区别在于将爵的长流尖尾改为了两边对称的角状流口,并且流上无柱。这件角有盖。

纹饰也适当简化,三层花简化成了两层花,但却更清晰的表现出了地纹的作用,器身以双眼为中心,兽首鋬为鼻,两边腹部扉棱为耳,各种地纹形成了兽面的体纹,仔细分辨可见眉毛、角、面颊轮廓等,这种表现手法非常类似良渚古玉神人骑兽的纹饰表达,是一种原始的透视手法。如果我们将这些纹饰归结为云纹等,认识混乱是必然的,兽面上飘片云,开朵花什么的,收藏者不被搞晕才是怪事!混乱只会帮助做假者,怎么解释都可以!

此件角盖上亦有兽面纹。

觚、爵、角为喝酒器,喝酒前的调酒则用斝,斝在夏时期就很流行。

收藏见证历史(4-29)商晚期青铜礼器,爵、角、斝,正确理解器型纹饰,是鉴赏商青铜器及玉器的关键

---青铜斝,商晚期,殷墟妇好遗存,高65.7,口径30.7公分

此器器型较大,比例协调,器身腹部分两段,纹饰基本一致,三层花饰法,主纹饰分别是上、下腹各三组夸张变形的龙相对组成三个兽面,辅以地纹,形成三兽,以扉棱表示兽鼻和脊;鋬上兽首似为虎头,夸张大耳上翘,协调整个器型;三尖锥足,外侧饰身上竖,尾内卷,头向下的对龙。

其实这类器型,纹饰大同小异,基本构成并不复杂,当然前提是要明白商纹饰的作用是服务于商人贵族,体现的是商人居高临下的身份地位,是一种程式化的表现,而不是今人艺术家体现自我的随意发挥。

收藏见证历史(4-29)商晚期青铜礼器,爵、角、斝,正确理解器型纹饰,是鉴赏商青铜器及玉器的关键

---兽面纹斝,商晚期,日本白鹤美术馆藏,传出自安阳,高22.5公分。

从器型和纹饰看,这件器物晚于妇好时期,为商晚期偏晚。

器型腹部圆鼓,腹上部约占腹部面积四分之一,主纹饰两龙相对组成兽面,扉棱为鼻

腹部下半部分约占面积四分之三,主纹饰由四条卷尾龙组成一个兽面,上面两小卷尾龙成兽角状。

地纹分别与两兽面组成两兽整体形象。

这就是商晚期纹饰的发展,相比妇好纹饰,兽面组成更复杂,但商人所体现的基本内涵不变。

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介绍商晚期青铜礼器。

关注作者头条号“存意”,关注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