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自在时光 2017-06-20
?
珍猪
4小时前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猪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产毒性埃希氏病原引起的肠道感染,常表现为腹泻,严重时呕吐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仔猪出现排乳白色糊状稀便,偶有呕吐现象。



1 发病原因分析
1.1 母猪带菌感染

1.2 气候环境影响

1.3 饲养管理不当

2 临床症状及诊断

2.1 临床症状

黄白痢患猪多见于初生一周内仔猪,以3日龄左右为高峰,发病突然,一般10h 后就涉及全窝仔猪。临床症状是下痢,排便为黄色稀水样粪便,内含凝乳状小片和气泡,腥臭,失禁。病猪表现精神差,站立不稳,吸乳无力,继而严重脱水,消瘦,双眼下陷,腹下皮肤紫红,甚至死亡。白痢患猪多见于7~30d 左右的仔猪,传染高峰期为10~20d。临床症状为早期排浆状稀便,继而水样,随后出现带白色或灰白色、腥臭、有气泡、有血丝粪便。病程一般4~6d,体温正常,有轻微呕吐,发育停止,消瘦直至死亡。




3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的黄白痢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具有发病急、高传染性的特点,由于是诱发性疾病,所以我们找准病因加以预防,感染时及时对症下药即可有效防治。

3.1 预防措施

(1) 产房环境管理。产房是仔猪第一道环境,最好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前批母猪和仔猪转出,新的母猪进入前,应该对产房进行彻底打扫和消毒,以消灭大肠杆菌等细菌和病毒。一般先清水冲洗,产床用2%烧碱或者0.1% 的高锰酸钾清洗消毒,从而保证仔猪生活环境不受污染。消毒后产房最好能通风干燥。

(2) 母猪饲养管理。首先,临产母猪应该提前10d 进行冲洗消毒,方法是先用水冲洗干净体表,接着用0.1%的消毒威溶液消毒全身,再皮下肌注伊维菌素4mL;其次是尽量给哺乳期母猪适宜的生活环境,春天用生石灰防潮湿,夏天喷淋降温防暑,秋冬则适当关闭门窗来防寒保暖,同时也要注意通风透气。

(3) 饲料的选择。一般尽量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同时尽量不要轻易更改配方或者更换饲料,同时防止喂食霉变饲料,禁止使用高能饲料。一般哺乳母猪能量饲料粗蛋白含量应该有20%以上,能量饲料占比不得高于60%。产前5d 应该逐步减料,产仔当天不喂食,只给少量麦麸水,最好添加食盐。产后加料应逐渐增加,从而使乳汁质量优良,数量充足,利于仔猪消化和吸收。



(4) 药物预防。母猪产前15d左右使用扶正解毒散、母仔康拌料。母猪临产时应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新洁尔灭对乳头和腹腔消毒,初乳挤掉,分娩后的胎衣、胎盘及时清理,以免感染。母猪产前7天产后2天注射一针长效头孢喹肟(速奇),可以有效提高仔猪免疫力,母猪产后可用林可大观霉素打针和拌料,产后母猪消炎一定要打针加拌料同时进行,这样不仅净化奶质,也能过奶止痢,达到双重的效果。产后消炎的首选娩炎康,林康。
(5) 仔猪保健与保育。(1) 注意仔猪的接产。接产过程中应该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去脐带、断尾用5%的碘酊消毒。(2) 注意仔猪保温和预防。在湿冷天气条件允许可以使用保温箱, 8d 后给仔猪添料以促进肠胃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减少白痢出现。(3) 固定乳头,确保仔猪吃上初乳。仔猪出生后最好能够在2h 内吃上初乳,所以个体较弱的应该予以人力辅助,一般个头大的放在后排,体弱的放在前排,以利于均匀成长。




4 治疗方案
针对出现黄白痢病情,我们首先把感染仔猪隔离,以控制疫情,然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取得不错的效果。(1) 治疗方法针对初期刚出现下痢病猪,由于还具有一定的饮食欲,可以喂食阿莫西林+生理盐水,同时配合肌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或灌服立停(恩诺沙星注射液)。(2)针对中期患猪,由于已经脱水,不进食,身体消瘦明显,可以注射抗生素结合补液。具体做法是肌注恩诺沙星连用3d;灌服链霉素,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连用2~3d。(3)对晚期患猪,治疗方法在中期用药基础上加上沙拉沙星进行穴注,0.5~0.7mL/ 头,3 次/d,连用3d。

{精彩文章}母猪三宝:一清,二补,三调;母猪经

猪圆环病毒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的治疗办法,猪场实战篇

如有其他关于养殖的问题想与小编咨询,可添加关注微信公众号(珍诸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