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在靖难之役坑了建文帝,建文帝却放过他,有人疑他是朱棣卧底

 昵称VChmUhmv 2017-06-21

虽说胜负乃兵家常事,但是一个大将军,带着五十万的士兵,去攻打原本只有几万人的敌军,却还是打的屡战屡败,多次能战胜的机会被溜走,这恐怕就不太正常了。

他就是靖难之役时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的李景隆。此人在靖难之役坑了建文帝,建文帝却放过他,有人疑他是朱棣卧底

李景隆与建文帝是表亲,年少时喜欢读兵书,深得看重,但是他的那点把戏,在久征沙场的朱棣眼里,就是纸上谈兵,真上战场就是草包将军。所以,当他得知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时,似乎就已经看到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朱棣对李景隆十分轻视,他命次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前去找宁王借兵。期间,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大兵攻城,却被夜袭,幸亏辅督瞿能是个有见识的人,认准张掖门是最弱的一环,带兵攻打,但是李景隆却猜忌他要与自己争功,下令停止攻击,导致功败垂成。此人在靖难之役坑了建文帝,建文帝却放过他,有人疑他是朱棣卧底

在李景隆的愚蠢中,北平等到了朱棣的回归,而带着宁王精锐回来的朱棣,更是如虎添翼。但归根究底,李景隆带兵五十万,朱棣带兵十万,本还有一争之力,无奈打战靠的不仅是士兵,还有将领。李隆基的愚蠢,使他纵使手握大兵,依然节节败退。

李景隆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大败,损失数十万士兵,却只知自己逃命,不顾士兵死活,后来被夺职召回。

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惨败之下,朝中大臣都要求处死李景隆,包括他的举荐人黄子澄。建文帝却还是饶过李景隆一命。此人在靖难之役坑了建文帝,建文帝却放过他,有人疑他是朱棣卧底

然而,建文帝的宽和,换来的确是李景隆的背叛。建文四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方孝孺再次请奏诛杀李景隆,建文帝还是一概不听,反而让李景隆等人去和朱棣议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

后来,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穗打开城门投降,迎燕军进城,南京陷落。史称“金川门之变”。此人在靖难之役坑了建文帝,建文帝却放过他,有人疑他是朱棣卧底

等到朱棣继位后,李景隆也因有功,被授封辅运推成宣力武臣,加封太子之师,岁禄一千石,每议大事,都位于班列之首,靖难诸功臣亦为此愤愤不平。

李景隆深受建文帝信任,但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在坑建文帝,加上他后来在新朝的待遇,也难怪有人怀疑。他原本就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卧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