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和韵—华玉千年2017春季部分拍品欣赏

 海内百川大包容 2017-06-22


展/拍地点:上海延安饭店二楼兴会厅(静安区延安中路1111号)


预展时间:2017年6月22-23日   9:00-17:00


拍卖时间:2017年6月24日  13:30开槌


网上预展/直播:艺狐在线www.artfoxlive.com

                               易拍全球www.epailive.coms





Lot  420

镂雕春水佩饰(三件)

明代

尺寸不一

三件佩饰皆镂雕花鸟,深刀重刻,线条有力,有元代风格。和田玉质,白玉灰皮,时代特征明显,值得赏玩。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6 年12 月。沐文堂旧藏



Lot  426

红沁喇叭形玉勒

明代

高7.9cm,上直径1.9cm,下直径2.4cm

本品两端齐平,中部束腰,形似喇叭,器形修长优美。玉质青黄,满布红沁,历经传世盘玩,温润熟旧。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Lot  428

内出廓龙纹玉璧

明代

直径9.1cm,厚0.4cm

和田青玉质。纹饰为变形龙纹,内出廓一龙,龙身以网格纹饰麟甲。正面有一直线切割痕迹,背面光素。此玉璧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内出廓玉璧级别较高,也较为少见,值得收藏。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Lot  433

白玉红沁手镯

明代

内径5.9cm,外径7.8cm,条粗1cm



Lot  434

饕餮纹象首活环龙钮盖玉瓶

明代

连座通高35cm

和田白玉,原装底座。瓶身正反两面皆浮雕饕餮纹。双耳为象形,衔活环。瓶盖高浮雕龙戏珠,威猛无双。

来源:2013 年纽约佳士得春拍,“抱宝怀珍:乐萨卓中国玉雕及工艺精品珍藏”,编号0848



Lot  435

龟游荷叶如意佩

明代

长4.6cm,宽4.6cm,厚1.7cm

和田白玉质,方形倭角。正面内凹,雕琢成一片卷起的荷叶,荷叶内浮雕一龟,作蹬足爬行状,口吐如意祥云,四周刻叶脉。背面平直,雕琢成荷叶茎状。整器中部有横穿,应作带饰用。本品白玉红沁,玉质凝润熟旧,器形优美,题材少见,是不可多得的藏品。《史记- 龟策列传》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龟三千岁游于莲叶,巢于卷耳之上”。唐代李白诗亦云“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可见晋唐之人已将龟游荷叶之景视为祥瑞之兆,宋代秉承唐风,开始在玉雕中出现此类题材。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 玉器编5》第176 页,编号192



Lot  437

镂雕龙纹盾形饰

明代

长7.4cm,宽4.7cm,厚0.6cm

和田玉质,椭圆形,白玉底,满布红沁。正面以十字形为对称,分别镂雕四条龙,龙昂首,长须,躯体上扬,粗壮有力。背面满饰谷纹及云纹。上方有一出脊,出脊处以阴线刻划出龙首及躯体,龙首极其传神,正面来看,好像整个盾形饰都是牠的躯体。出脊处横穿大孔,应为穿系用。




Lot  442

玉 鸮

明代

宽4.3cm, 高4.2cm,厚1.3cm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Lot  448

十二生肖之鼠神坐像

清代

通高5.1cm,宽3.5 厚2.2cm

和田白玉,玉质温润,细腻。本品为圆雕鼠神坐像,右手持握书本,左手扶膝,衣纹线条流畅,神态安详。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1 年春季拍卖会,编号3283



Lot  451

镂雕S龙型佩

明代

长13cm,宽7.9cm,厚0.5cm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Lot  454

紫檀三镶白玉如意

清代

长53cm



Lot  455

云纹玉佩

明代

长9.4cm,宽8cm,厚0.6cm



Lot  461

白玉、水晶发冠(一对)

明代

宽7.5cm, 高4cm

和田白玉、水晶发冠各一,材质纯净,皆为七梁冠。白玉发冠配两枝白玉发簪,水晶发冠配两枝黄金发簪,皆为原配。梁冠上的梁数目象征地位等级差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服制。明代文武官朝服一品至九品,以梁上冠

数为差。《明史·舆服志四》原文“一品冠,七梁;二品冠,六梁;三品冠,五梁; 四品冠,四梁;五品冠,三梁;六品七品冠,二梁;八品九品冠,一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 玉器编-6》第229 页,编号226



Lot  465

长寿佛坐像

明代

通高11.5cm

长寿佛顾名思义能赐长寿,健康。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长寿佛是阿弥陀佛的圆满报身相,所以并未显现成身着袈裟的出家形象。此尊佛像面庞端正丰润,袒上身,结跏趺坐,窄袍衣折整齐地收于盘腿间,作坐禅入定之状,神态凝重深沉,更添几分稳固与庄严之感。

来源:英国私人收藏。伦敦邦瀚斯,2016 年



474

人物诗文玉牌

清代

长6.1cm,宽4.2cm,厚0.5cm



Lot  475

双龙外出廓玉璧

明代

宽9.4cm,直径5.5cm,厚0.5cm

和田青玉质。玉璧饰变形龙纹,双龙腾跃于玉璧两侧,非常具有张力,双面纹饰相同。此玉璧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双龙出廓玉璧级别高,见品少,值得收藏。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481

镂雕龙纹佩

明代

长5cm,宽3.7cm,厚0.6cm

和田白玉,微带沁色。玉佩上部出廓镂刻卷草纹,玉佩主体镂雕穿花龙纹,龙形体细长,圆眼长鼻,毛发向上冲起,龙鳞密布,龙爪粗壮有力,飞翔于繁花之中,精美繁密。此佩包浆自然,纹饰华丽精美,雕工精细有力,纹饰经典,时代特征明显,凸显了佩戴者不凡的身份。



Lot  483

镂雕龙纹玉佩

明代

长5.4cm,宽3.8cm,厚0.5cm

和田白玉,有红色沁,片状。镂雕四龙,拱卫一璧。以透雕的方式勾勒出躯体,网格纹、羽纹、云纹、阴线分饰躯体各个部位,龙身曲折迂回,纹饰繁密有序,形态刻画传神。此佩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级别极高。



Lot  485

天鸡提梁玉瓶

清代

通高10cm,宽11cm,厚3.1cm

和田白玉,器形硕大。天鸡昂首挺立,翅膀雕龙纹,以细密阴线装饰,短尾上扬。背驮椭圆口瓶,提梁为活环。瓶与鸡身巧妙融为一体,纹饰则糅杂青铜器和写实两种风格,亦为清代流行的以玉仿古器之例证。此造型一般称为天鸡瓶,天鸡负瓶的图案有进宝之意。天鸡系传说中的神鸟,率天下之鸡报晓,其记载最早见于晋代郭璞《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即鸣,群鸡皆随之鸣。”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天鸡尊造型广泛流行,造办处曾以不同工艺、各种材质制造天鸡形象,挺拔俏丽,生动传神,是清代宫廷艺术的一种经典式样。



Lot  487

河图洛书摆件

明代

连座通高7cm,宽11.4cm

此物以龙马负书为题材,圆雕而成,所用玉料为元明典型石子玉,玉质致密,造型古拙。龙马须发飘顺,双目有神,背负“河图”,四肢有力,威风凛凛,立于波涛滚滚的河面之上。雕工细腻,形象逼真,实为不可多得的明代玉雕精品之作。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岛。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因此古时常把龙马、神龟与图、书结合一起的图画来象征我们文化的古老源头。



Lot  501

立像观音

明代

连座通高13cm



Lot  502

巧雕龙纹鸡心佩

明代

长10.1cm,宽6.5cm,厚1cm

和田白玉,巧色雕刻,玉质致密温润,中间呈鸡心状,背面稍凹,两侧浮雕螭龙纹。雕琢精致,巧色设计巧妙,为鸡心佩中的佳品。

来源:台湾何氏藏家旧藏



Lot  506

龙纹玉璧

明代

直径11.3cm,厚0.9cm



Lot  517

玉龙

明代

高3.5cm,厚1.7cm

河磨料,青黄色,表面满灰皮,透黄红色沁。整体圆雕呈C 形,中部为管具对钻打出的大圆孔,孔内打磨圆滑,微带台痕。颈际凿有一小圆孔可用于系挂佩戴,亦为对钻孔。玉龙耳尖竖立,阴刻大圆眼眶,嘴部微张,呈现出幼龙的形态,面部雕琢逼真,神态炯炯有神。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Lot  523

獬豸

明代

通高3cm,长4.4cm,厚1.5cm



Lot  525

透雕S龙形佩

明代

长22cm,宽7.7cm,厚0.6cm

此佩呈扁平状,龙首回望,曲体卷足,身体内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身体躯干减地浮雕谷纹,谷纹颗粒饱满;四肢及尾部阴刻谷纹,纹饰疏朗。两面纹饰相同。此件器物所用玉料温润纯净,布局合理,造型优美,体态巨大,在同类器物中较为少见,反应了器物主人极高的身份。



Lot  532

虎头兽面玉佩

明代

高5.8cm,宽6cm,厚1.7cm



Lot  534

透雕龙纹玉佩

明代

长8.2cm,宽2.8cm,厚0.4cm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Lot  539

圆雕凤形权杖首

明代

长8.8cm,高4.6cm,厚2.1cm

凤鸟为圆雕形,玉质温润致密,通体有沁,古意盎然。凤鸟勾喙尖利,圆形眼,炯炯有神,脑后有冠,浑圆粗壮。背部圆润拱起,凸胸,胸前有蟠虺纹,羽翅分为数层,双翼后仰合拢于背,寥寥数刀,简洁而又立体,非常耐人寻味。翅羽尾翼较短,向身侧勾卷,线条流畅有力。凤鸟腹部有一圆柱形孔,以供置于杖上。汉初《王杖诏书令》规定:凡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授予一种顶端雕有鸠鸟(斑鸠)的手杖——“王杖”(又作“玉杖”、“鸠杖”),其地位等同于天子节信。持有“王杖”的人,依法享有各种优待,其社会地位相当于年俸六百石的地方官吏。当时,县令的年俸是六百至一千石。就是说,持有王杖的老人,地位等同于县令。凭着这根拐杖,他们可以行走于皇帝专用的驰道旁,不服繇役,不交市税,免于一般刑事处罚,甚至可以杖击地方不良官吏。而侮辱或殴打这些老人的官民,却要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处以极刑。“王杖”所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身分,是朝廷赋予的特权。

来源:香港嘉德2016 年春拍“金玉圭璋”专场,编号655,思源堂旧藏



Lot  545

鹰纹柄型器

明代

高8.6cm

黄玉,浅灰皮,局部红沁,锥形。首端雕鹰头,喙粗壮内勾,头两侧有目,额后披羽。长翅收合,双翅各有四道减地浮雕的羽翎纹。中部有横穿的小孔,下端为圆锥形。

参阅:《敬天格物—中国历代玉器导读》,国立故宫博物院,第57 页,编号4-5-11



Lot  548

透雕玉兔望月玉饰一对

明代

直径5.8cm,厚1cm

和田白玉质,留有红皮巧雕。本品多层镂雕,以红皮巧雕海棠树,枝叶茂盛,

硕果累累;树下三只玉兔栖息于多孔湖石旁,形态各异,造型肥硕饱满,神态

生动逼真;上方皓月当空,流云悠然而过,整器营造了一幅娴静安宁的画面。

此对拍品为白玉精雕而成,材质上乘,打磨细腻,晶莹温润,十分难得。设计

精巧,雕工精湛,充满了艺术美感。

参阅:《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下卷》203 页



Lot  556

葫芦形水洗

明代

长7cm,宽4.6cm,高3.1cm

和田白玉质,白润质洁,宝光内敛,局部有红色玉皮。采用高浮雕、镂雕手法,仿生雕琢呈葫芦形,敛口,腹部宽扁。双联洗表面雕葫芦纹,藤曼缠绕,叶片或翻卷或舒展,大小不一的葫芦坠于枝头。葫芦谐音福禄,又因其多籽,谐意多子,故有多子多福,福禄双全之意。此双联洗造型别致,构思巧妙,雕工精湛,纹饰刻画细致入微,是一件清新典雅的文房用器。

参阅:《中国玉器全集6·清》第190 页 编号273 河北美术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



Lot  561

玉牙璧

明代

直径12cm,厚0.7cm



Lot  578

白玉转心璧

清代

长5.2cm,宽3.7cm,厚0.7cm

和田白玉,油润细腻,玉色纯美。佩呈变形长方形,以双龙做边框,中心雕两同心圆环,均可三百六十度旋转,可谓工艺卓绝。外环阳雕山河纹饰,内环饰祥云绕日,十分大气。整件作品设计精巧别致,纹线流畅优雅,题材别具匠心,极具韵味。

来源:伦敦佳士得,2015 年11 月,编号0884



Lot  580

龙纹玉管玛瑙串饰

明代

尺寸不一,最小长1.6cm,最大长2.2cm



Lot  583

穿花龙形牌

明代

长7.1cm,宽7cm,厚1.3cm

和田白玉,玉质细腻,局部有沁色,正方形委角,面凸起,采用双层镂雕工艺,下层为枝蔓,上层雕一龙穿梭在花丛中,花叶翻卷,龙身刻着细密的阴刻线,造型灵动。整体做工精细,打磨考究,为同时期的精品。



Lot  590

白玉西王母像

明代

通高4.7cm

此件器物为上等和田玉圆雕而成,致密莹泽、温润白皙、通透光亮。所雕西王母眉宇清秀,仪态端庄,轻衣薄履,衣纹刻划写实,给人轻灵飘逸之感。此像神态安详,形象逼真,造型简约沉静,将西王母凝思之刹那表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神情拿捏有度,观之令人遐想不尽。

来源:国有文物店旧藏。中国嘉德2015 年秋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