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助夏热驱寒气,养阳四忌要记牢

 为什么73 2017-06-23

借助夏热驱寒气,养阳四忌要记牢

原创 2017-06-23 大头 活法儿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我最期待的季节了,一是因为很多浪漫的好事都在夏天发生,二是因为可以趁着这个时令来调养自身的阳气。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夏养阳……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夏天特有的气候特点,是体寒阳虚的同学们的一大福音,利用得当,调养得法,能让许多烦恼不已的问题慢慢得到缓解和改善。养成一个阳气充足的身体,让你不再畏惧严冬。


阳虚体寒的人群,大多存在这样的一些困扰:


  • 怕冷,手脚甚至肘膝后背冰凉,睡一晚上都暖不过来

  • 乏力,精神萎靡,易疲劳,不爱动

  • 容易感冒,且恢复时间较长,易过敏

  • 消化功能差,经常觉得腹痛腹胀,肚脐和小腹周围不温

  • 容易拉肚子,有时大便里会有没消化的食物,或经常便秘

  • 面色暗淡无血色

  • 女性易痛经,生理期紊乱,天冷可能经期延后或月经量变少

  • 男性性功能衰减,性冷淡,偶有腰困腰痛

  • 舌苔淡,舌体胖,有齿痕

  • 脉搏摸上去细微无力


扶阳派著名医家李可先生曾有「阳虚寒湿者十之八九」的观点,认为现代人大多体寒阳虚,这也是很多导致疾病的根源所在。我也在总在自己的文章里翻来覆去强调有关阳气的种种观点,确实是因为现在很多人习以为常、不以为意的饮食起居习惯,恰恰是造成体寒阳虚的一大原因。


想彻底解决问题,首先应当检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亏待了自己的身体,克服那些伤阳耗阳的生活习惯。不然,吃再多补品,做再多调理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会有太大成效,纯粹哄自己开心而已。



一忌:熬夜晚起


夏季养生原则虽有「晚睡」的原则,但中医概念上的晚,也指在亥时(23点前)入睡。亥时又称「人定」,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此时人应当停止活动,乖乖躺床睡觉了。


熬夜的伤害,青葱姐姐之前用二十八个字概括得很到位:「油痘伴面脾气暴,口舌生疮会健忘。伤气伤血生虚火,脱发怕冷还会胖。」表面上看,熬夜影响的是肝胆和三焦的功能。时间久了之后,各脏腑器官必然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身体为了完成修复,自然会调动精气元阳去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注意,阳气不足在所难免,虚寒的症状也就接踵而至了。


熬夜之后,大多人都会相应地晚起床,睡到后半晌甚至昏睡一天都有可能。这也是损伤阳气的一大途径。熟悉十二时辰五脏养生理论的同学应该知道,7点到11点,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相继开穴运行,此时一身阳气也正在蓬勃地生发。如果顺应天时,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锻炼吃早饭,人体自会得到自然的馈赠,借自然之阳来补充激发自身之阳。如果日上三竿依然呼呼大睡,看似是在睡眠时长上得到了保证,实则阻碍了阳气正常的生发运行,而且睡醒来还多半会昏昏沉沉脑袋发昏,就跟手机没充进去电一个样。


在这一点上,不管你是不是阳虚体寒,跟着时令走,保持正常作息尤为重要。晚上不睡,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封杀阳气。简单来讲,晚上不睡,就像冬天的时候,把家里的粮食都扔掉了,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到春耕的时候,辛勤的劳作,再播种下种子,以期待秋天有个好的收成,就是早起。


如果经常需要加班工作,不妨试试早点闭眼睡觉、早点起床干活,刚开始可能会有些痛苦,逐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效率会比半夜苦熬要高一些,还能顺便搭上早起养生的便车。如果不小心睡得太晚,不如像平常一样按点起床或者多睡一小会,中午补半小时的眠,到了晚上早点休息就好。睡觉这种事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有没有顺着天时规律作息。


二忌:过食生冷


天气炎热,人汗流浃背、心烦意乱,冰冰凉凉的水果、饮料、雪糕真的让人无法拒绝,也难免会多吃几口。过食生冷的危害自不必说,想破除阳虚体寒魔咒的同学,管好自己的嘴巴,对西瓜、香蕉、甜瓜、火龙果等水果,以及冰淇淋、饮料、牛奶、海鲜、啤酒、绿豆汤、凉茶等寒凉的食物多留点心,少吃几口,养好身体,你还能多吃几年。给大家几点建议供参考:


  • 刚从冰箱冷柜里取出的食物饮料不要立即下口

  • 入口感觉温度较低的饮料食物含一含再咽

  • 美食佳饮不贪嘴,解馋即可

  • 想吃水果必常温,或蒸煮一下、撒些肉桂粉也可

  • 随身带个保温杯装温热的水

  • 喝东西时小口慢饮,徐徐咽下


容易上火的同学,在夏天清热降火时,也应当慎食苦瓜、苦丁茶、穿心莲、折耳根等苦寒的食物,它们虽能下火,但摄入过多对脾胃阳气伤害尤大。如果担心这种情况,可以用荷叶1张,茯苓50克,粳米100克,将荷叶煎汤去渣后加入茯苓和粳米煮烂,撒入适量白糖当粥喝,不仅能清暑去火,还能宁心安神利湿。



三忌:过度贪凉


常言道「避风如避箭」,这一点在夏天尤为重要。由于天气的关系,此时节人体毛孔相对疏松、腠理也关闭得不是很严,如果贪图一时清凉畅快,就会引狼入室,让虚邪贼风堂而皇之进入身体。


乘凉时,大家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 避免空调温度过低,以体感舒适(26~28℃)为佳

  • 避免被风直吹身体,尤其是刚进入室内、汗出淋漓或入睡时

  • 睡前给空调或风扇定个时,临床的窗户关好,避免整晚都在吹

  • 长居空调环境(办公室、教室、图书馆)中时,保护好后头颈、关节、肚脐、脚踝、脚心等部位,可以随身带件挡风的外套在感觉冷的时候盖上

  • 避免久处于空调环境中,定时到室外活动一下,晒晒太阳


四忌:冷水洗漱


有时因为天气太热,一些身强体壮的同学就喜欢用冷水洗漱,特别是男同学。而冷水洗漱的弊端与空调风扇直吹体表大同小异,都是在不经意中让寒邪通过疏松的毛孔腠理进入了身体,致使阳气损耗。体寒阳虚的同学,就是在一刻一刻的冰爽刺激中,一点点累加导致了当下的情况。


所以,即使是天气炎热,洗漱的水温也不应低于37℃。身体虚寒的同学,用来洗手、洗脸的水也应该是温热的。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里就有过「热则能行血气,冷则气滞……夏月井水阴寒,洗手亦恐手战,寒透骨也」的说法。养阳的关键,不仅在于补,更应当时刻注意,避免阳气的徒劳消耗和寒邪的侵犯。


日常调养


最后来说说日常可以做到的一些调养之法:


体寒阳虚的同学,在炎夏的清早或上午,可以选择缓缓服下一小杯温热的姜枣茶或者其他含有生姜的冲调饮品,即可补益阳气,又能激发体内之阳。日常的饮食里也可以适当多地摄入带皮的生姜,如果实在讨厌它的味道,你可以搜索一下广东人吃白切鸡时姜葱汁的做法,佐餐拌面非常合适。如果有哮喘、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感冒、慢性咳嗽等问题,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做三伏贴是不错的选择。


艾灸也是针对体寒阳虚情况的一大法宝。症状较轻的同学,可以直接买药店里的清艾条;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可以选择药艾条或者在施灸部位放个一块钱硬币厚的老姜片用普通艾条灸(敏感部位可把姜片切厚一点)。


调理时,取大椎、气海、神阙、关元、脾俞等穴位,每次10~15分钟,每日1~ 2次。



大椎:正坐低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气海:从肚脐起沿下腹部前正中线直下两横指处


神阙:腹中部,肚脐中央



关元:肚脐下三寸(四横指)


脾俞:脊柱与肚脐相对应处往上推三个椎体,即第11胸椎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


最后灸一下足底的涌泉穴借此引火归元而不致上火。


正所谓顺时养生,百病不生。调养身体的一大关键,就在于对大自然的脾气了然于心中,顺应四时的变化,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




↓↓↓ 趁着夏天养阳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