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应用】桂枝茯苓丸临证应用

 AB向往神鹰 2017-06-23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丸方出自《金匮要略》,书中记述:“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该方由桂枝15g,茯苓30g,牡丹皮30g,桃仁15g,芍药15g组成,为活血化瘀轻剂。现将其用于治疗有瘀血征象的阑尾周围脓肿、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等病证,兹举例介绍如下。


阑尾周围脓肿

患者,男,80岁。初诊日期2010年9月10日。右下腹持续轻度疼痛5个月,压痛明显,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西医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不能行手术治疗,建议中药保守治疗。刻诊:右下腹疼痛,痛处拒按,有明显肿块,伴气短乏力,纳食不佳,便干难解,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辨证:气滞血瘀,热积不散。立法:活血化瘀,清热消肿。处方用桂枝茯苓丸加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30g,金银花20g,牛膝6g,7剂。

9月17日二诊:右下腹疼痛大减,腹部肿块已不明显,大便通畅,尚纳食不佳。再以原方加黄芪10g,续服14剂,诸症已除,随访半年,无腹痛。

按:阑尾周围脓肿属中医学“肠痈”范畴。该患者病程日久,邪毒久留不去,滞于腹部,致血瘀气滞,用桂枝茯苓丸,取其活血化瘀之效,加用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卵巢囊肿

患者,女,25岁。2011年10月7日初诊。结婚1年未孕,婚前月经届时来潮,婚后6个月,月经愆期5~10d,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行少腹痛甚,行经量多,淋漓不止。B超检查提示:左侧卵巢囊肿(6.1cm×4.0cm)。舌边有瘀点,苔红,脉弦细略涩。辨证:肝瘀气滞,瘀阻胞宫。立法: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处方:桂枝茯苓丸加郁金15g,香附15g,橘核10g,柴胡10g,30剂。1个月后复诊,自觉症状消失,再经B超检查囊肿已完全消失。随诊4个月后因停经2个月来院复查,妊娠试验阳性。

按: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从症状看属中医“癥瘕”的范畴。该患者因情志不畅,致肝郁气滞,留滞日久,渐以成聚,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缓消肿块,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疏肝行气。


前列腺增生

患者,男,68岁。2013年4月6日初诊。患者小便不畅,时有尿闭,曾在某医院外科行B超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前医治以补肾、利水通淋之品,无效。刻诊:小腹急痛,小便滴沥不畅,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辨证:血瘀湿阻,气化失司。立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用桂枝茯苓丸加肉苁蓉10g,川牛膝10g,红花9g,益母草18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小便可自行排出,仍欠畅通,前方加黄芪30g,以助气行瘀。再进5剂,药后小便通畅,病已失。

按:前列腺增生,虽为男子所患,中医也可称为癥病。癥症者瘀血所致,故投以桂枝茯苓丸加减,以通其血脉,化其癥块,加以利尿之品,则可使癥块消失,小便自利。若独用利尿之品,反难取效也。


乳腺增生

患者,女,27岁。2014年8月20日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乳房胀痛,经B超检查,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近因胀痛明显前来诊治。刻诊:两侧乳房均有条索状增生,按压疼痛,局部不红不热,乳房胀痛与月经或情绪变化有关,经行夹血块,舌质略暗红,苔薄黄略腻,脉沉。辨证:瘀阻癥积证。立法:活血化瘀消癥。处方:桂枝茯苓丸加鹿角12g,白芥子15g,柴胡15g,枳实10g,川芎12g。6剂,每日1剂。

二诊:疼痛略有减轻,其余变化不大,又以前方治疗50余剂。经复查,乳腺小叶增生基本消失,又以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治疗3个月,每次6g,每日分3次服。随访2年,未再复发。

按:该例患者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致肝郁气滞血瘀;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血瘀痰凝成块。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癥,加鹿角温阳软坚散结,白芥子化痰通络散结,柴胡疏肝理气,枳实行气降逆,川芎行气理血。方药相互为用,以建其功。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