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中无高血压病名记载,而是以辨证的方法,根据患者主症,分析原因以定病名。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根据临床症状、病程,结合辨证论治的经验,认为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等症,与高血压病颇为相当。《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调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认为:“是以木郁发之,甚则耳鸣眩转。” 病因病机: 1.肝阳上亢:长期精神紧张或忧思郁怒,使肝气郁滞,郁久化火而产生阳亢之象。 2. 肝肾阴虚:。若肝阳上亢,不但耗伤肝阴,亦可损及肾水。 3. 痰湿中阻:嗜酒肥甘或思虑劳倦,伤及脾胃,可使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浊阻滞中焦,,蒙蔽清窍。 4. 心肾不交: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或久病之人,肾阴暗耗,不能上乘于心,水不济火,心火独亢。 4. 淤血内停:忧虑郁怒,五志过极,肝气阻滞,血行不畅而成瘀,可致瘀证;阴虚内热,煎熬津液,血凝成瘀;阳虚内寒,血失温煦,行滞成瘀。 5. 阴阳两虚:阴虚日久,则影响阳气充足,产生阴损及阳的病理过程,导致阴阳两虚。 从寒论治的病机 中医从寒论治治疗高血压病
冬季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临床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温热的药物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高血压病多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
临证多见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 用药多偏寒凉,
习惯上忌讳使用附片、干姜、桂枝、肉桂等温热药于高血压病患者。若按常规常法治疗此类患者,
往往无效,
甚或症状加重。中医在辩证基础上可加用制附子、干姜温阳扶阳;并可加以萸肉、桂枝、淫羊藿等辅助干姜附子温阳化气。
病例:张某,男,75岁,高血压20年余。病史:头晕20余年,诊断高血压病,平素血压控制尚可。一月来天气突然变冷,血压常在160/80mmHg以上,头晕伴畏寒怕冷,腰膝酸痛,夜尿多,舌暗苔白腻,脉弦滑而沉。长期服伲福达20 mg,Bid;厄贝沙坦片150 mg,qd;因平素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天气突然寒冷引起血压波动,故暂不调整降压药。方药:半夏9g,白术12g,天麻15g,茯苓20g,陈皮12g,川芎15g,,制附子6 g(先煎),干姜10g,山萸肉15 g,桂枝10 g,淫羊藿15 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化痰熄风,加用制附子、干姜温阳扶阳;山萸肉、桂枝、淫羊藿、辅助干姜附子温阳化气。服10 d后血压逐渐平稳,血压降为145/75 mmHg,头晕,四肢不温等症状有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血压降为135/70 mmHg,已无头晕、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 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