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二)

 老阿更 2017-06-23

宋元明清笔法,第一段是宋元笔法,第二段是明清笔法,现在先看宋。

所谓宋就是宋四家。

但是我们这里主要讲苏黄米 。

好,先看米芾

之所以先说米芾。

主要是大家一般认为米芾。

是比较完整地继承晋唐系统的书家。

他是一个复古主义者。

能完整继承晋唐的笔法和结构的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我们还是边写边讲。

米芾的用笔是继承了晋唐的系统的。

笔法特别丰富和细腻。

我们分析笔法的变化。

首先是从运动轨迹去看。

而不是从一般的笔形去看的。

这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思路。

也是研究字帖的基本思路。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比如这个绞丝旁。

我们就需要找中心线路。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根线就是他的运动轨迹。

原则上我们取中心线。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这里第一个折是带有反转的。

这个方形标注的是带有回缩的。

我们临帖是还原其运动轨迹。

而不是机械的形。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在还原运动轨迹的时候。

我们发现所谓的笔形,就带出来了。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单看造型差不多,但是运动轨迹有很大区别。

米芾在书写的时候。

表面上很平静。

实则暗潮涌动。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一个平平,一个艺术性强。

平的写出来就是没有抓住关键的形。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我们临帖的时候重点是还原这个运动轨迹。

注意力放在运动轨迹上。

只要按照轨迹走。

自然会有快慢。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看,王字的这一个竖画。

起笔的时候有逆顶。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如果你顿笔下来。

就会显得死气沉沉。

这就是明清的写法了。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笔在这里立起来,翻笔换面。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翻一次,再翻一次。

这是晋唐人很擅长的方法。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你看这里换面之后,带出来。

线条就会很有质感。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换面与不换,一个结实,一个毛糙。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最后那一点是有翻的。

结尾一竖末端注意顶住。

结尾处有个小点的。

由此可见米芾用笔很细腻,很丰富。

尤其是刚才说的下笔,翻,顶。

基本继承了晋唐的笔法。

而且继承得非常好。

刚才这个帖比较含蓄。

现在我们看一个比较快速书写。

刷字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一下笔就藏住了。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立起来,再出锋,他就显得很实,很挺。

笔触很鲜活,这需要非常敏锐的手感。

笔锋触纸的感觉需要很敏锐。

你需要恰到好处用到笔的弹性。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立起来再出锋,用的左边的面。

下来时是用的笔锋下边那个面。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里换成了笔锋右上那个面。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其实这个竖画尽量用前后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看,翻的动作。

我们再看苏轼。

他写字蛮神奇的。

在理论上。

他说“把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

又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他说这些话。

以表示他玩书法不认真。

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专业的书法家。

不论结构还是用笔。

其实他都是一流的高手。

我们看下他的作品。

他的笔法也是非常细腻。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是一个小手札《东武帖》。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注意他起笔时候的这些小动作。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个反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逆顶,裹锋。

他每一个下笔。

小动作都非常多。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个竖画他也不肯直的下来。

要来一点波动。

我们会发现他比赵孟頫更细腻。

跟米芾也不相上下。

所以我不理解沈尹默。

为什么把苏东坡说成“善书”者。

而认为米芾才是“法书”。

所谓“法书”也就是可以取法的。

可以当做字帖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光这样一个横画。

书写时就有几次波动。

而不是平着。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我们写字很容易把字写匀。

我觉得自己这样写还是打了折扣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口”字这个折往里边夹住。

立起来再出来。

最后一个横折。

回顶再出锋。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看红圈里的起笔。

方起。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一流的书家很喜欢用逆顶。

因为这样会显得更有力量。

不逆顶是没有力量的。

超一流的书家逆顶的频率都比别人高。

从节奏来看。

老是顺,也是没有起伏的。

只要逆顶,就会立马有了节奏。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他的字一般都是这样斜着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当时别人说他的字是石压蛤蟆体。

像石头压着蛤蟆。

虽然造型看上去单一。

但是骨子里是有雄强的。

郁勃的气息。

启明注:启明理解的石压蛤蟆,除了外形上扁扁的之外,我认为也是因为石头有一个作用力,蛤蟆也有一个反作用力,但是蛤蟆顶不起来这块石头,似乎始终保持一种较劲的状态。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起”这里的竖画。

他要这样鼓起来。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刚刚外拓,马上又有内擫。

笔法非常丰富。

所以说他作为代表人物。

也是非常完整继承了晋唐笔法系统的。

另外,我们不得不提黄庭坚。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他的线条特别圆。

弹性特别足。

在他之前没有谁是一抖一抖写字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注意这个撇画的起笔。

顿下去,立起来,再行笔。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多次调峰。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一定要立锋换面。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个竖画的起笔,

顿一下之后,转换了一下笔锋,中锋运笔。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出锋不要甩出去,是一个小小的点,米粟状。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锋要到。

这样才显得实。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宋徽宗瘦金体虽然也不错。

但是还是笔法单一了些。

你可以多观察他的起笔和收笔。

当然这个单一也是放在书法史来考量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红圈标注的两个转折的地方。

一个是翻,一个是立起来再出。

裹锋其实是铺毫的一种。

万毫齐力还是需要坚持的。

黄庭坚的笔法和结构都很精到,很严谨。

不管是行书还是草书。

他这种严谨精到在元明清就不太看得到了。

这里说下

裹锋和铺毫的分别是什么样子。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第一个是笔在后(铺毫),笔力外拓。

第二个是笔在前(裹锋),力度中含。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个笔画就是前后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那一截就是前后铺。

很多时候教学其实还是要现场做比较好的。

有的书友可能只看一眼就能明白。

但是有的书友则需要现场教学效果最好。

——中场休息——

放的是梁老师的视频。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是在演示毛笔回顶后站起来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用笔在用锋。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用锋也同时需要注意腰腹的力量。

——回来——

我们看元代。

元代必须说说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子山。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都特别强调笔的弹性。

赵孟頫

号称是恢复晋唐笔法前五百年的第一人。

自从他出现。

整个元代的书坛。

都统领在他的书风之下。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康里子山的作品。

相对来说。

他们的作品都少了很多东西。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左边是元代,右边是晋唐。

你可以看到元代笔势比较固定。

都朝着一个方向去。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一个笔势走到底。

在宋四家里几乎是没有的。

米芾写字再快,他也会做开合的处理。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笔势单调了,那笔法也就会单调。

其实晋唐宋人都是笔势非常丰富的。

不用看兰亭。

就是看索靖月仪帖。

都比这个丰富很多。

元代的人写字很快,很熟练。

但是丰富性不够。

赵孟頫

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重振晋唐笔法的人物。

但是仔细考究。

赵孟頫还是比不上苏轼他们那帮人。

也比不上智永。

赵孟頫的风格有点像陆柬之(唐)文赋。

(陆柬之虞世南的外甥)

实际上,陆柬之的细节也比赵孟頫的要多。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赵孟頫只是写的比较稳定。

从元代开始。

我们可以感受到笔法的细节就少了。

用笔的套路更加明显了。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有了套路,写出来的就是标准形态。

比如起笔规定要逆锋的动作。

收笔要有回锋的动作。

启明注:我感觉规范的教材还把这个动作夸张了。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不像晋唐人一样,根据笔性来书写。

而是套路太多。

你看雁塔圣教序,那个捺画。

每一次都不一样。

完全依据笔性去处理的。

但是赵孟頫和董其昌都是这样套路很多。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很多收笔都是根据用笔动作要求去做的。

而不是按照笔性去完成的。

我们说写汉简的人。

当时的感觉一方面是手带着毛笔走。

一方面是毛笔牵引着手去走。

毛笔有个二次创作的功能。

元代的这三个大书家,弹性用的很充分。

但是笔的鲜活感,现场感要差很多。

已经是按照所谓的笔法去写。

已经忘记了笔性的存在。

丧失了笔性本身的创造性。

我的学生中。

写赵孟頫的就是没有那么精到。

写智永千字文的就是耐看些。

总之,就是说赵孟頫的用笔不如隋唐的。

像苏轼、米芾、黄庭坚

处理细节的能力不说在赵孟頫之上。

但也不是在他之下。

拿赵孟頫的和王羲之的比。

逆顶、翻转已经少了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说。

赵孟頫的线条还是很圆润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注意这个转锋。

八面用锋,笔锋无处不到。

都还有保留。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立起来,换面钩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点,很直白。

很圆润。

前代少见。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立起来,再出来。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杨维桢,逆顶很多。

但是还是比较单调。

风格比较倔,比较拽。

但是技法性不是很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董其昌这种线条很耐看,又嫩,又老。

很鲜活,又老气。

丰富性不强,但是够纯粹。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张瑞图,用笔不讲太多变化。

没有苏轼那样翻腾起到。

一个动作做到底。

越来越不耐看。

为什么元明清以后笔法越来越简单?

书法史上说有这么一个定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说元明清古法日渐式微。

为什么唐宋人对晋唐笔法继承那么好。

但是到了明清,会越来越苍白呢。

实际上跟书法名作

书法载体的留存、传播有关系。

明清人学书法从宋代开始。

学书的途径是阁帖。

唐人的范本至少是唐摹本。

有可能是晋人的真迹。

我们看唐代的书论,如张怀瓘的的书论。

他们把前朝的书作论为上品,神品等。

书法史上。

被唐人视为珍宝的很多典籍在宋以后。

元明清都找不到了。

所以到了宋代以后。

就是黄自元写的馆阁体。

也能一定范围内流行。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淳化阁帖》

宋代开始,刻板印刷很发达。

这对书法传播有好处。

老百姓买不起原帖的。

可以花较少的代价,看到较好的本子。

但是经过几轮翻刻。

到了三希堂法帖的时候。

很多用笔的细节已经面目全非。

所以唐人厉害,是因为可以看到晋人的作品。

晋人厉害则是完全依据笔性来书写。

其实在艺术史上,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当一个艺术门类刚发端的时候。

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比如古希腊的雕塑。

唐人可以看到很多二王的真迹。

米芾应该也还可以看到真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段子。

米芾借来真迹临写,然后把假的还给人家。

到了几百年后。

很多可能就已经辗转翻刻丧失了原貌。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我这里很多字帖翻着翻着就坏了。

更别说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了。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说。

临帖前沐手焚香。

小心翼翼地把字帖展开。

很多作品就是这样在流转过程中逐渐失真。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比如这个。

左为子本,右为母本。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原帖不规范的。

到了阁帖中,就变成了规范的笔画。

一个很鲜活的笔画。

就变成了刻板的笔画。

一个固定的手势,丧失了鲜活感。

这就是为什么赵孟頫他们写字。

笔法的丰富性大大减少了。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再比如“安”的这一横。

阁帖和原本上的就差很远来的。

那么,仅仅是因为翻刻失真吗?

也没有那么简单。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

其实也是一种审美的选择。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当时的适龄儿童已经按照规范的写法来写了。

刻字的人也掺进了自己的理解。

包括当时的艺术总监。

比如乾隆请来的制作阁帖的总负责人。

也是有这种审美取向的,认为规范是美的。

包括晋唐的人。

比如赵孟頫。

都把很多鲜活的变成了套路的东西。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所以说。

元明清的人书法审美是在下滑的。

是不断在世俗化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是明清和民国留下来的石刻。

你看满满都是套路。

笔法没有任何变化。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写得死气沉沉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是明代严嵩写的。

所以你去旅游景点。

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是什么时代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是广西的一些牌匾。

满满都是套路。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程式化已经非常严重。

世人对书法的理解。

仅仅是起笔要逆锋。

收笔要回锋。

很多心性的东西过度到了世俗的东西。

规律性很明显。

宋代以后。

老百姓都是看印刷体长大的。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雕版印刷术(启明注)

所以接近印刷体的字我们都容易认同。

偏离印刷体的我们就不容易认同。

一直接受印刷体教育的人。

要写出晋唐人的鲜活。

需要非常大的艺术天分和领悟力。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

刚接触书法时候。

大概老师都在教心正则笔正,字如其人。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舒同的字。

他说他学颜真卿。

但是你看他只有外拓,没有内擫。

梁三日老师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三)这是我十几年前写的碑。

所以说把字写整齐其实不是很难。

像黄自元,田英章。

其实从书法的角度,还不算是书法家。

但是对当代人来说。

大家都不写字了。

能写这样的字也很不错了。

从这些案例

我们可以知道

晋唐笔法发展到元明清已经日渐式微。

因为阁帖流传过程中越来越失真。

只能把字写得越来越死气沉沉。

但是清代兴起了碑学。

现在这个时代

二三十块钱

就可以买得到王羲之丧乱帖的摹本。

唐摹本印刷品都可以买到。

但是古人只有少数人看得到。

所以

现在我们回归晋唐笔法

实际上是很有条件的。

至少比清代人有条件。

——小结——

宋还能很好继承晋唐法。

元代笔法细腻程度就下降了。

到了明清因为阁帖的流传。

很多人已经看不到真迹了。

像王铎他们其实都是看阁帖来练习书法的。

但是王铎的笔法

相对米芾的表现力已经差了很多。

很多时候都是从大体上

气势上来考量了。

笔画的很多细节已经远远不如宋人。

所以后来碑学兴起

也是帖学走投无路的选择。

很快西方的印刷术传入

让我们重新追晋唐法有了机会。

说得有情怀一点。

就是我们也要肩负起这个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