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元医管解析如何理解经营策略转型厚利经营

 未来牧牛人 2017-06-24

问题

转型成为2016后最常听到一个关键词,也有人断言2017医疗行业的发展环境更艰难了,有很多医院将淘汰出局。我也看到很多关于转型方向的观点,重要的一个就是经营策略的转型,向厚利模式转型。这里的厚利,怎么理解,具体又怎么做?

 

探索

转型是个问题,不转型等死,转型是主动找死。对医院而言,由于行业的原因,转型理念的到来有些晚了,这也让我们陷入一种无名的恐慌。

 

每个话题展开,都有相应的假设。我们探讨今天话题的假设就是我们真正认识到:转型已经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为什么强调这句话呢?有时我们会说转型很必要,其实是假话,为什么,所有的转型必然会伤及某些利益,就会有痛,有些转型是假转型,一遇到痛苦就后退了,尤其是“厚利经营”方向的转型。

 

厚利相对应的是微利或薄利,这两者中间似乎是一对平衡体,此消就会彼涨。其实不尽然,厚利未必绝对能赚钱,微利也未必量大,因为都需要一套体系来支撑,才不会走入迷局。

 

整体来看,民营医院的运营有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人口红利,医疗供需严重不平衡,开放社会资本进入,很多医院拔地而起;第二次是政策红利,对民营医院开放医保农合开放审批,部分医院延缓了死亡期限。两次机遇,不客气的说,对于医院运营者的要求并不高。2017年就是一个试金石,很多医院将难以跨过这道坎。

 

马思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需求的层次始终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我们可以寻出一些端倪:人们的需求层次在一个层次满足之后,就会向上一个层次攀升。攀升后,稳定一下,然后又继续攀升。

 

所以商业运营的机会就在于:1,在达到某个层次后,数量就在快速裂变,数量的裂变带来的是竞争加剧、满足边际效应越来越低,微利就会成为首要的选择;2,向上提升消费层次,在供求关系、心理边际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这就是厚利经营的方向。

 

 

经营策略转型:厚利经营

 

任何经营理念都需要一套系统来运营,厚利经营不是要一味追求高利润、高价格,而不管其他,如战略、市场、执行等配套的到位。

 

我经常在课堂上分享一个观点:为什么做不出相应的服务,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对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认知不够、信心不够,总认为价高质次,所以总无法发自内心的服务。这也是厚利经营需要突破的观念障碍。

 

那么做如何做厚利经营,我想从下面几个角度来思考和分析一下:

 

第一,稀缺产生价值:物以稀为贵,这里强调的是患者的定位,只服务于一部分人,向一部分有更高层次需求的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少即是多,这是厚利经营的基础思维。

 

第二,让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价值系统:有一个员工问过我,我怎么觉得我们收费太高了?我问了一句话:你觉得在服务中,你对患者的真情值多少钱?她脱口而出:无价。这个对话中透出,当下我们对于产品价值系统认知的缺失,特别是产品方法论的缺失。

 

我个人独创的单病种运营的“四维十二相”就是一套产品价值系统,有时间我们再来详细探讨。

 

第三,这个角度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就是患者的终身价值。营销学中有一个说法: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老客户的五倍,节约成本也是提高利润的一种方式。患者的终身价值,就是重复消费价值和转介绍价值的总和。忽略终身价值而谈厚利,显然不具备持续力。

 

最后强调一点,厚利不等于高净利。厚利系统需要资金支持,如:厚利经营需要应用高价值人才,而人才就需要高工资,所以高额利润里必须高比例的用于支持厚利运营的价值系统。厚利,就是保持高利润,但低净利,不能把利润直接纳入股东口袋,而是用于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

 

经营的转型,势在必行,也是医院的第三次发展机遇,马上去建立自己的厚利经营系统吧。

 

总结

紧紧抓住第三次机遇:消费升级

厚利不等于高价格,而是高利润、低净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