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能时代到来,产业将迎“风口期”

 蕴德悦茗斋 2017-06-24

近日,由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牵头编制的我国第一部针对储能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完成意见征求,目前正在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争取尽快发布。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储能在我国能源产业中的战略定位,提出未来10年储能领域的发展目标并强调了储能的五大任务。可以说,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后期资本的相继布局,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距离真正爆发,仍缺这“临门一脚”,而《指导意见》对产业爆发式发展形成的突破更是值得我们期待。

“风口期”的储能产业

国家能源局出台本项《指导意见》旨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指导技术研发示范及推动商业模式建立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国家能源局还将持续推动配套措施出台,开展试点示范,完善标准化体系,建立行业信息平台等相关工作,真正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好的支撑并营造好的氛围。

众所周知,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以及电动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环节,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储能的发展必将引起大家更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和风电发展快速,但因并网消纳困难而导致的弃风、弃光等问题亦较为突出,大规模储能建设无疑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难题的重要手段。

随着各方对储能产业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底,我国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4.3GW,同比增长4.7%。2016年,全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101.4MW,同比增长299%。从应用分布来看,可再生能源并网仍然是去年国内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应用规模最大的领域,占比55%。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电储能和热储能技术的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44GW,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GW。

补贴是国际惯例

“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扶持,鼓励性政策无疑是引导储能相关厂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内外电力市场中的主要诱因。而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完善优化现有电力系统,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世界主要国家都有支持储能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大致包括减税补贴、一次性投资补贴、参与商业化电价竞争、电价补贴等几方面。我国也不例外,在本次《指导意见》征询中对此亦有相应的探索。

就企业反馈结果来看,各企业对储能补贴的争论重点主要集中在补贴方式上。比如有的希望奖励相应电力需求侧调度的储能,按照相应时间24小时、4小时和30分钟分别给予150元/千瓦、200元/千瓦、300元/千瓦的奖励;有的希望政策鼓励储能与电动车充电站建设结合,与充电站结合的储能系统除享受火电上网补贴外,还应享受电网过网费补贴0.1元/kWh;还有的要求按照电池容量的大小给予建设成本一定比例的补贴等等。

不难看出,储能企业对政策补贴的需求呼声很高,这主要出于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现阶段储能建设成本过高。经济回报性差成为限制新型化学储能进一步发展推广的重要因素。对于国内储能行业而言,市场需求乏力,限制了装备制造业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而原产品的原地踏步导致投资成本居高不下,与低回报一同构成了投资者难以跨越的鸿沟,而融资难、融资贵的境况反过来也冻结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储能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国家的持续、清晰的发展战略,就目前而言我国储能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势必离不开能源政策的支持、电改配套措施的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及发电比例的增加、储能技术成本的下降以及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建立等因素的驱动。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