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茶为什么要用晒青,而不用烘青、炒青?这张表告诉你!

 优壹茗茶庄 2017-06-25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前几天,懂茶帝在文章《普洱茶风向有变?云南茶业协会建言:政府别为老茶、古树站台》中提到,云南省茶业协会建议:正确认识生茶,要让消费者知晓生茶的本质——晒青绿茶。

很多茶友见此,展开了一些讨论,有人问:“生普的本质是晒青绿茶吗?既然如此,烘青、炒青的为什么就不是生普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确有过不少争论。为了尽量简单地解释,小懂整理了一张表,先请大家来看看晒青毛茶与烘青毛茶、炒青毛茶的区别。一起往下看↓↓

普洱茶为什么要用晒青,而不用烘青、炒青?这张表告诉你!

▲晒青、烘青、炒青毛茶制作工艺和品质差别(懂茶帝制表,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晒青、烘青、炒青虽然在鲜叶的分级处理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是在杀青、揉捻、干燥环节上区别很大,这也就成为普洱茶选料区别对待的根本原因。

普洱茶为什么要用晒青,而不用烘青、炒青?这张表告诉你!

▲普洱茶铁锅杀青(懂茶帝摄于云南西双版纳南糯山)

为何烘青、炒青毛茶不宜加工普洱茶?

根据2008年出台的《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普洱茶的定义为: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亲,看到了吗?普洱茶的先导原料必须是云南的晒青毛茶,是晒青,而烘青、炒青绿茶不宜用来加工普洱茶!

这样规定也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其一,普洱茶的陈化和“发酵”,主要依靠茶叶的自动氧化、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微生物作用等实现的。由于烘青、炒青毛茶杀青温度高,杀青叶温高达90℃以上,多酚氧化酶被钝化,被破坏,加之毛茶在干燥时,采用了高温快速干燥,烘干或炒干温度高达120-140℃,多酚氧化酶被进一步破坏、钝化,形成烘青、炒青毛茶“汤青叶绿”的特点。

此外,烘青、炒青毛茶含水量低,只有4%-6%,完成“陈化”和“发酵”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完成“自然陈化”,不宜用来加工普洱茶。

普洱茶为什么要用晒青,而不用烘青、炒青?这张表告诉你!

▲普洱茶毛茶晒干工序(懂茶帝摄于云南西双版纳班章村)

其二,就普泪熟茶而言,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是对毛茶增温增湿的“渥堆发酵”工艺。“渥堆发酵”主要依靠多酚类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复杂而剧烈的生物转化和酶促催化反应。生物转化是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和多酚氧化酶共同完成的。

烘青、炒青毛茶经高温杀青和高温烘烤,多酚氧化酶被钝化、被破坏,缺乏先导基质。即使对烘青、炒青毛茶进行“渥堆”处理,转化速度依然是缓慢的,茶胚因长时间“堆渥”容易“酸馊”而影响品质,更难获得“茶汤红褐、叶底猪肝色、陈香显露”的普洱茶特殊品质。所以,烘青、炒青毛茶不宜用来加工普洱茶。

当然,市场上也有一些用烘青或炒青毛茶制作的普洱茶,新茶的适口性较好,但是后期转化空间较小,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标准的普洱茶。

原创声明:本文由“懂茶帝”独家原创。如需转载,不得删减,并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解读普洱》,徐亚和编著,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