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花菜煮水”能不能治抑郁症?

 玖玖家政 2017-06-27

来源:渡过(ID:zhangjinzaibeijing)


说“黄花菜煮水”治好了急性应激性抑郁状态,依据不足;而鉴于抑郁状态和抑郁症又是两回事,断言“煮黄花菜水”可以治疗抑郁症,就更草率了。




4月12日上午,国家卫计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介绍了甘肃省“穷省有穷办法”,用中医药进行疾病预防与管理的经验。


刘维忠主任认为,很多中医土方,可以治疗抑郁症、糖尿病、颈椎病、甲状腺结节、咳嗽、咽炎、腰椎间盘脱出、肩周炎、关节炎、胃疼、老年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成本低,利于减轻百姓负担。


上述林林总总,余学也浅,不敢妄言是非,只就我比较熟悉的抑郁症谈一点看法。


刘主任谈及抑郁症时是这么说的:“舟曲泥石流的时候,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后来北京一个中医发了一个方子,很简单,用黄花菜煮成水治抑郁症就没有问题。我调了两吨黄花菜,用了12口大锅熬黄花菜,一个人一个纸杯子。黄花菜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两毛钱,七千个单子,一人花了1.4元钱,所有的抑郁症都没有了。”


“黄花菜煮水”能治抑郁症?


目前,有限的科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不仅是心理病变,也是生理病变,其生物学表现是大脑中神经递质失衡。


因此,治疗抑郁症,较为可靠的是西医的药物疗法和心理学的认知疗法。前者靠药物调整神经递质浓度来改善情绪,后者靠认知调整直接改善情绪;前者一般要四到六周才能整体起效,后者鉴于患者的个性因素,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


而在中医看来,抑郁症是“情志失调”,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引起的。对此,中医强调“辩证施治”,但似乎也不是“黄花菜煮水”这么简单。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试想,黄花菜汤的药物成分,要从患者的胃、大肠等器官,抵达大脑,作用于神经递质,岂是短短几天能做到的?至于改善“情志”,似乎也非黄花菜汤的长项。


那么,为什么刘主任认为有效呢?我猜想,他可能把抑郁症和抑郁状态搞混了。


舟曲泥石流是一个突发性灾难事件。 一般来说,当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很多人猝不及防,内心瞬间受到巨大冲击,会出现思维紊乱、情绪低落、思想悲观、身心俱疲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应激性抑郁状态”。


我估计,刘主任说很多人得的抑郁症,其实是“急性应激性抑郁状态”。这和抑郁症是两回事。前者只是心理问题,属心理学范畴;后者是有着生理改变的,属医学范畴。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如果是抑郁症,治疗相对复杂,旷日持久;如果是抑郁状态,尤其是应激性抑郁状态,只要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等应激性事件过去,患者自然会慢慢痊愈。


我猜测,舟曲泥石流事件中,那些患者“好了”,可能是心理疏导起作用,甚至可能是自愈,未必是“两吨黄花菜,12口大锅,一个人一个纸杯子”的功劳。


现代医学是“循证医学”,大意是说,医疗决策要讲证据。具体到这件事,患者喝过黄花菜汤水,是事实;“好了”,也是事实。但这两个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单一对应关系?不好说。


因此,说“黄花菜煮水”治好了急性应激性抑郁状态,依据不足;而鉴于抑郁状态和抑郁症又是两回事,断言“煮黄花菜水”可以治疗抑郁症,就更草率了。(作者 张进)




相关新闻

甘肃卫计委主任称“煮黄花菜水可以治抑郁症”


在中医药发展被纳入国务院制定的战略规划轨道后,中医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


4月12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着重介绍了甘肃省利用中医药进行疾病预防与管理,促进公众健康的经验。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甘肃省卫计委力图通过“减少病人,少得病,不得病”的方式,强调预防和疾病筛查,“选准了方向”,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据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在会上介绍,甘肃省每年都选择“群众患病人数多、看病负担重的5种疾病,针对患病原因和干预方法,组织专家调查一年”。同时,每个月都编排“疾病谱”,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病率和原因进行干预,这样做减少了很多病人。


在甘肃省卫计委的医改策略中,中医药被寄予厚望。


曾当过中医的刘维忠表示,面对医改,甘肃虽然是“穷省”,但穷省有穷省的办法。近年来,甘肃医改的探索重点之一即在于利用中医药的发展,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减少病人,做好疾病预防和管理。




穷省有穷办法


在刘维忠看来,与西医相比,中医的优势之一在于成本低,利于减轻老百姓的看病负担。他说,“比如同样是禽流感,病毒性传染病,那是中医的强项,中医有三四副药就解决了,不到200块钱,检查一个禽流感要2000块钱检查费,还没治好2000块钱就没有了。你还不如给他三副药治好,啥病毒都是病毒,中药效果非常好”。


刘维忠在会上还称,用黄花菜煮成水治抑郁症,颇有成效。据刘维忠介绍,201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泥石流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我调了两吨黄花菜,用了12口大锅熬黄花菜,一个人一个纸杯子,黄花菜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两毛钱,七千个单子,一人花了1.4元钱,所有的抑郁症都没有了”。


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共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全球医学界至今未能发现抑郁症的病因,有普遍效果的治疗方法亦十分有限。


刘维忠还称,中医方子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发挥经济的防疫功效。他举例说,“舟曲泥石流期间,环境温度特别高,每天泥里冒出的气臭的不行”,“舟曲当时第一任务是防疫”。当时,“有一个甘肃的中医发了一个方子,是黄豆、苍术熬成水再撒滑石粉就好了,我说这个便宜,就用12口大铁锅,熬黄豆、苍术水,实际药是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第四天这个就问题就解决了”。


此外,甘肃省卫计委还把中医药用于居民日常保健。为应对糖尿病日益普遍的趋势,甘肃省卫计委“发动农民种苦荞麦”,刘维忠透露称,“多数糖尿病人吃了,血糖就好了”。


刘维忠还透露,甘肃省卫计委给每户农民发了“保健箱”,里面“有一个盐袋子、有一个刮痧板、拔火罐器、体温表”,“就一个盐袋子,农民把盐炒热里面加一些茴香、花椒叶治13种病,比如颈椎病、甲状腺结节、咳嗽、咽炎、腰椎间盘脱出、肩周炎、关节炎、胃疼等等,特别是治老年的前列腺肥大,效果明显”。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其中提到,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而国家卫计委在4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散发的材料中指出,目前甘肃省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甘肃“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单、方便、廉价、高效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财政负担的起、群众承受得了、社会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深度参与医改之路”。(记者 刘佳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