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扬州大虹桥发现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

 翠谷叠泉 2017-06-27

2017年6月26日,在扬州大虹桥修缮施工工地,南侧桥腹发现一块与曹寅有关的石碑。施工人员在大虹桥南侧桥腹发现有块石头有些特别,于是赶紧告诉文物部门。

扬州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闻讯后随即来到现场,发现这是一块有些残破的石碑,长约七八十公分,宽约50公分。重磅!扬州大虹桥发现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

碑文为:“□□□公后尘

康熙五十一年岁在壬辰四月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史盐漕察院曹寅题”

下部有两方印章,一枚印文为“曹寅之印”,另一枚印文略显模糊,印文似为“荔轩草”。从落款处的印章“荔轩草”来看,“荔轩”为曹寅的别号,“荔轩草”则为曹寅的同名诗集。

重磅!扬州大虹桥发现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

曹寅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58 - 1712),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据史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设立扬州诗局,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五十年(1711年),曹寅再度在两淮盐漕察院设立扬州书局,刊刻《佩文韵府》。

扬州诗局在扬州城内天宁寺。《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收录曹寅《奏刊刻全唐诗集折》:“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日,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臣寅恭蒙谕旨刊刻全唐诗集,命词臣彭定求等九员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局,……”;又,天宁寺东厢有待漏馆,“此鹾使者之行署也。凡鹾使者至,先斋于此一宿,而后莅事焉”,“馆之内门厢厨库毕具,正堂五楹……”(孔尚任《湖海集》卷九《待漏馆晓莺堂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版),据此,扬州诗局似设在天宁寺东厢待漏馆内。康熙四十六年《全唐诗》刻成,五月诗局解散。《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二辑收录了曹寅《奏报雨水收成并请圣安折》:“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五日,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全唐诗》正趁睛和刷印,众翰林已令散归,咨覆吏部矣。谨此奏闻,伏乞圣鉴。”查嗣瑮《查浦诗钞》卷八《锡山道中》诗后亦有作者自注云:“奉命校书维扬,自乙酉,至丁亥竣事。”据此,扬州诗局应于本年五月十五日前结束。康熙五十年,康熙下诏令江南三织造协力刊刻《佩文韵府》,曹寅与李煦在扬州设书局校刊,扬州书局在扬州两淮盐漕察院西。曹寅《楝亭诗钞》卷八有《九夏将残piao(风+票)bo(风+白)风至,扬州西院校书偶题》,据此诗诗题和诗中“海云吹不断,廨宇日风凉”句,此书院应位于扬州察院之西,而据收入《楝亭诗钞》卷八的曹寅《闻南轩书声,与蔗轩、赤霞、东田、巳山分韵,有怀书局诸子》一诗诗题,此书院有时也被曹寅称作“书局”。

“公后尘”中的公指谁?残碑的上半部在哪?这还是谜!这块石碑虽然残破,但是非常重要的文物,是研究曹雪芹家族与扬州历史渊源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有助于扬州盐业史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