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去往阿富汗的飞机上,我哭了丨讲座回顾

 憨豆憨 2017-06-28


昨晚「耳朵里的博物馆」进行了第二场“阿富汗主题”线上讲座,到来的嘉宾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85年生的邵学成看起来就像20多岁,年轻帅气,讲起话来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小幽默。只看外表你很难相信他有着如此丰富的经历和学术沉淀: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长期关注研究阿富汗和丝绸之路宗教考古美术

博士论文是中文世界第一篇研究巴米扬石窟的学术成果

美术史学界第一次对巴米扬及周边遗址进行实地调查人员

……


邵学成博士在巴米扬前


昨晚,邵学成刚下飞机没多久,饭也顾不上吃就来到「耳朵里的博物馆」,因为有上万的家庭在期待着他。一个小细节,邵博士了解了直播流程后,提了个问题:怎么用微信语音?原来,不仅是线上讲座对他来说是个新鲜事,就连用语音对话也是第一次尝试。有家长知道了说:“不接触微信也罢,分神。邵博士真可爱。


邵博士和朋朋哥哥


研究阿富汗、研究巴米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初期资料很少,别说中文,连英文的都不多。于是他学了日语和法语,“阿富汗大展”在日本展出时他曾经用日语连续讲解4个小时。最后的结果呢?他拿出了中文世界第一篇研究巴米扬石窟的学术成果,并成为了美术史学界第一次对巴米扬和周边遗址进行实地调查的人员。


他说:“很不好意思的告诉大家,在去阿富汗的飞机上我就哭了。”研究这片土地,什么都不是困难,最困难的是到达那里。


分享邵博士一篇文章末尾的话:

亚历山大,这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仅用了十多年时间的远征,从欧洲远征至中亚,大幅度的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希腊文明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远方的中国。人们年轻的时候不知倦的拼命努力着想去证明自己、改变世界,或许到头来总发现少一些机缘,近些年做过的一些事情,也渐渐悟到了一些道理。考古发现中阿伊哈努姆遗址的古代市民格言在此共享:


Pa?s ?nkosmios ginou  少年时要好好学习

hèb?n enkratès,  青年时要控制激情

mesos dikaios,壮年时要悟得道義

presbutès euboulos,老年时要当倾听者

teleut?n alupos. 只有这样你才会死而无憾


一个年轻人,在这样的年代里做着这样的事情。朵朵就说一句:这个讲座音频我要听10遍!


收听完整讲座

讲座亮点

亚洲之心阿富汗 @ 2′05″

  • 阿富汗的地理、宗教概况


阿富汗大展解读 @ 3′51″

  • 阿富汗的考古学

  • 贝格拉姆的发现故事

  • 黄金之丘蒂拉丘地和遥远东方的故事


历史上的中国与阿富汗 @ 24′51″

  • 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

  • 唐时在阿富汗建立的都督府

  • 蒙古人和阿富汗

  • 到了阿富汗的唐僧和悟空


朋朋哥哥和邵博士对谈 @34′05″

  • 现在的阿富汗什么样?

  • 亲眼看到战火后的遗迹是什么心情?

  • “梦见了巴米扬大佛”,命运让他研究阿富汗

  • 对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有什么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