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威胁人类生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麦肯锡的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有多达1.4亿全职知识工作者或被智能机器所取代,而联合国也曾在2016年12月发布报告,称全球范围内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中,2/3的劳动力将被机器人取代。 机器人威胁人类生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麦肯锡的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有多达1.4亿全职知识工作者或被智能机器所取代,在未来10-20年,美国47%的就业人口可能会面临失业风险。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7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联合国曾在2016年12月发布报告,称全球范围内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中,2/3的劳动力将被机器人取代。毫无疑问,中国首当其冲。中国仍处在向富裕国家过度的进程中,制造业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就业方向。伴随着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工厂提供的就业机会将不可避免地持续消失。 那么哪些岗位将被机器人替代呢?目前正在填报志愿的学者,应该选择哪些专业,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在未来与机器人进行正面竞争,保住自己的饭碗? 这些职业将大概率消失,而有些职业将更吃香 寒窗苦读十余载,不如选个好专业。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句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曾经非常热门的电报员、话务员、Call台小姐等职业都已经成为时代的炮灰。 有人说,对机器换人的担心是杞人忧天,但实际上,技术革命的力量早有前车之鉴。19世纪初,美国90%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而现在这一比例不足2%。据预测,快递员、裁判、报税代理人、房产经纪人、秘书、行政助手等多个岗位在不久的将来将大概率消失。 那未来,谁将成为这新的2%呢?有分析预测,将会是他们:首席执行官、内外科医生、心理学家、人力资源管理者、销售管理者、计算机系统分析师、编舞人员…… 可以看出,未来想要不被机器人淘汰,最重要是要具备社交技能和创造力,尤其是在不确定性状态下做出决策的能力。 该报考哪些专业? 说了那么多,估计还是很多人迷茫:我应该报考哪些专业呢?我们目前处在一个高度互联、万象保罗的世界,新技术在不断催生更新更强大的技术,这些技术给经济、商业、社会和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如果你想跟上时代的脚步,下面这些技术及相关的专业是你应该关注的。 人机关系急速进化 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人机关系也在极速进化中。人性本是人类的一种很重要的特征,现在人们也试图为机器进行类似的定义。 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最终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观点是,许多被称为“机器人”的东西其实一开始并不是机器人。当新技术诞生的时候,由于它们对于我们来说还很陌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比喻来描述机器人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一旦我们接受了这种技术,我们就不再需要比喻。 有科幻作家对很多技术进行了解释,定义其是否是机器人。例如无人机不是机器人,自动吸尘器却是机器人,因为它满足机器人定义的最低标准,例如你打开开关以后,它就可以自动完成一切工作。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人机关系中更基础的问题,那就是:究竟谁具有控制权。 现在人类正在逐渐将越来越多的任务交给机器完成。这是转移控制的一种非常微妙的形式。为什么我们要信任它们?它们是站在我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吗?关于机器人的大讨论显然非常必要。 在这样的大讨论中,人们或许需要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人类究竟愿意放弃多少控制权,以及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当然,在人和机器之间的权利关系没有发生不可逆转的转变之前,这样的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 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拯救数百万人的性命,也会摧毁整个产业。但是在处理这样的假设时,其拯救生命的事情会使得人们忽略掉其他问题。但是要想权衡什么才是真正的危险时,人类必须从更宏大的角度(例如产业进步等)去思考问题,从而尝试解开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焦虑。 人类才是机器人的造物主 机器人已经无处不在。它们和我们共享社会,陪伴我们,能够完成很多困难和危险的任务。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它们存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时间或许会证明,最后,机器人对于人类来说或许有更大的意义。毕竟,它们是机器,而人类才是它们的造物主。 马云说过:“过去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来,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二十年和三十年,我们将会把机器变成人。人类将会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人类也会诞生很多新的就业机会。未来的机器比你聪明的时候,不要沮丧,我们比机器更厉害的是我们对文化的把握,对愿景的思考,我们对想象力这一方面是人类巨大的机会所在。” “我现在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哭。但我永远做不到。”在科幻电影《终结者2》末尾,当施瓦辛格扮演的“终结者”机器人缓缓沉入钢水被熔化前,说出了令人动容的对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