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都是法】

 重生520 2017-06-30
五根(indriya)
正念(sati)、心的平稳和坚定(samādhi)、精进或者“智慧”型的精力(viriya)、信念
和信心(saddhā)、和智慧((pa??ā)被称为在禅修过程中一起运作的五根。正念禅修就是培
养并且增长五根,并且让它们平衡发展的工作。
正念(Sati)
正念的意思是不忘失。正念的意思是记得。你不忘失什么?你不要忘记什么是正确的和
健康的。它同时也意味着不要忘记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所缘。去觉知并不是说我们从以前不
存在的事物中创造出觉知来。正念是不忘失——正念不是用力去专注。
对你来说,正确的目标就是你的身和心的经验。
只有心的本性和身体的本性。只有这两种。如果你没有忘记,你就拥有了觉知。如果
你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你同样拥有觉知。那么,为了拥有觉知,你应该怎么做呢?许多人有
这种想法:“噢,我的觉知不见了,我必须再去找到觉知”;然后他们必须把注意力导向某个
目标上。这是一种非常累人的禅修方式。
我会给你一个更简单更轻松的方式:提醒你自己。当你努力“得到”觉知的时候,你
也许会聚焦于某个目标。已经在打妄想的心现在努力去注意一个目标,这需要专注的精力。
而当你提醒自己的时候,心会去注意身和心,这样觉知就自动地在那儿了。如果你不相信我
的话,只要去问你自己:“现在我心里正在发生什么?”你会注意到某些东西?现在心里正
在发生什么?它平静吗?激动吗?不安吗?发生着什么?你会明白你是可以讲出心里正在
发生的事情的,虽然只能很粗糙地描述。你会注意到:如果你想到心的话,觉知就会转向心。
去觉知的意思就是这样。
把心转向内
心习惯于去觉知外部的现象。我们总是去注意发生在身心外面的事情,尤其是通过眼
根。
正念禅修把心转向内。怎样把心转向内呢?就在你刚刚开始考虑要把心转向在六根门
头发生的事情时,心已经向内注意了。心会把它想到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这是心的本性。
如果你想到“我的手现在怎么了”,心不是会马上就去注意你的手吗?如果你问“我的头怎
么了”,心又立即跑到了头上。做到这些,你又需要多少专注呢?
另外一个把心转向内的方法是:去觉知心在注意外面的目标,然后让心后退,回过来
思考身体和心里正在发生什么。心的注意力就会回到身心上来。刚开始时,身体更容易被注
意到,因为身体更粗显;但是随着禅修的进展,心也会很容易被观察到。我个人会更多地去
注意观察心或者工作心。
禅修从你睡醒时开始
禅修从你早上刚刚醒来时就应该开始,而不仅仅是当你到达禅堂或者坐禅的时候。
从早上刚一醒来的时刻就要想到自己。反思自己会怎样带着觉知来生活。如果你想到了自己,你就会有觉知。心的感受怎么样?心在思考什么?心在哪里?它在做什么?运用你
现在拥有的信息和你所知道的心的特性。从你早上刚一醒来的时刻就问自己这些问题。如果
你能够这样做的话,难道你不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禅修吗?我就是这样开始禅修的。
正定(samādhi)
正定的意思是坚定而平稳的心;正定并不是专注。通过聚焦我们就一定能得到专注吗?
每次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个所缘上就能让心平静下来吗?许多的禅修者因为使用太多的
精力和错误的精进去专注目标,反而遭受头痛或者脖子僵硬的痛苦。由于想要或者不想要某
些东西而运用强行的精力,这样也很容易让人疲倦。
内观定来自正见、正确的态度和正思维,这些和持续的觉知一起,让心变得平稳。这种定
被称作正定(sammā-samādhi)。
当我们没有理智地想通生活中的困难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很混乱不安。或者,我们理
性地去思考一种处境,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泰然自若。同样的道理,一颗平稳的心是通过正
见、正确的态度和正思维而发展起来的;正定是不能通过错误的态度、邪见和邪思维产生的。
两种定
一种定产生于专注、只聚焦于一个目标,一种定从正见、正确的态度和正思维产生。
这两种定各有自己的禅修方式:止禅(samatha)和观禅(vipassanā也就是我们这儿练习的
正念禅修)。通过认识这两种禅修方式之间的不同,你慢慢就会知道你自己的禅修是在做些
什么。
在平静禅修(即止禅)中,心只聚焦于一个目标,长时间地专注于它。通过长时间的
专注(用正确的方式),禅修者达到心的平静的状态。但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抓取一个目标,
其他的精神官能(根)没有得到运用,心也不能够觉知到它本来可以觉知到的别的目标。没
有对现象的调查,也没有对身心过程的一个更广泛的觉知,这样就没有给智慧的生起提供机
会。
内观禅修的原则是:和尽可能多的目标产生联系并且觉知到它们,而不试图去创造任
何特定的结果或者经验。因为内观禅修是通过理解事物的本来样子而达到智慧的目标,所以
它需要觉知到在那个时刻生起的任何目标和过程。觉知收集数据,当图像完整时,智慧才会
生起。这种开放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因果过程,也给予智慧增长的机会。
在内观禅修中,我们不去专注于一个目标,我们去注意心,尤其是那个正在观察的禅
修心。我们检查心,去看看心里是有智慧还是有烦恼。
我们关注禅修的心是否在用贪嗔痴或者它们的任何亲属工作,因为领悟不可能在有烦恼的
状态下生起。
所以,禅修的时候,用智慧去禅修非常重要。
智慧型的定以智慧开始假设有这样两个禅修者:一个禅修者被声音所打扰,另外一个禅修者只是把声音当作
观察目标和自然的现象。哪一个禅修者会获得定力?那个对声音起嗔心的禅修者,只要她听
到声音时就变得更加焦躁不安,她的嗔心也随之增长。另外一个禅修者呢?他不会喜欢也不
会讨厌这些声音,他能够保持镇静和平和。
在内观禅修中,心去学习怎样不对目标生起执着或者嗔心。智慧型的定以智慧开始,
并且用智慧去投资。因为有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