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62、运粮路上与雪中送炭
2017-07-01 | 阅:  转:  |  分享 
  
62、运粮路上与雪中送炭

1970年春节过后,何子军来找我,想和我再编写一些节目。他说他想到了一个题材,是连里最近发生的好人好事。听他讲了讲,那个事儿其实挺简单,就是下大雪之后,我们连的战士配合车队的司机,克服重重困难,把连里急需的粮食拉了回来。他想据此编个小歌舞剧,名字都起好了,叫《运粮路上》。他说,因为这事儿里边有司机开车,好设计舞蹈动作,排练起来更为容易。

我说,这点事儿也太平淡无奇了,没有生动的情节,缺少矛盾冲突,也没法写啊。

他说,没事,没有可以编啊,多发挥想像力,准能编出来。

我没有开车的经历,也没有跟车的体会,我是想不出什么来,就只能靠他了。他在那儿一会儿想出个细节,一会儿又自己就否了,吭哧了半天,也没有多少进展。我当然也就没有编出什么词来。

最后,他也烦了,说要去找跟车的战士聊聊,看能不能从他们那儿挖掘出有意思的素材。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找我。我以为他挖出了“宝”,可以动手写了。谁知他说,不写那段了,他又发现更好的题材了。

原来,下大雪之后,我们的邻居小分队也遇到了与我们连类似的困难。不过不是缺粮,而是缺煤。由于该送到的煤总也送不到,他们的煤已用光。我们连的领导获悉此情,立即安排战士把我们的煤送了过去。小分队非常感激。

他说,这事要是编成小歌舞剧,肯定效果不错。

此事我也知道,还亲眼看到了战士们推着小铁车把煤送到了小分队。可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多么好的题材,这事儿也太过于简单了。

他又说,没事,没有可以编啊,多发挥想像力,准能编出来。这次,他又把小歌舞剧的名字想好了,叫《雪中送炭》。

他又开始琢磨细节,仍然是没有进展。最后,他决定不再考虑如何排练,而是让我直接写歌词。他说,舞蹈动作什么的,我都不要管,只要通过剧中人物的歌唱,把事情的过程交待清楚就行了。这使我放开了手脚,很快就把它写完。

他看了以后,比较满意,就拿走谱曲去了。

后来我看到他们排练这个节目时,感觉歌的曲调非常好听。再细听,发现歌词也作了修改。

宣传队的人说,这要归功于师部宣传科的杨干事(是不是就叫杨羊?)。杨干事在部队就是搞文艺宣传的,吹拉弹唱,作词作曲,编剧执导,样样在行。他对战勤连宣传队极为重视,给予了全面指导。战勤连宣传队所有像样的节目中,都有杨干事的心血。

我们连宣传队成立不久,六师的宣传队也成立了。师宣传队成立时,在全师范围选调文艺骨干,我们连的安蝶芬、曹玉红、穆学成等被选中。















































献花(0)
+1
(本文系乌拉盖河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