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经验

 武医同修 2017-07-01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肿瘤,古代称之为“乳岩”。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乳腺癌与肝、胆、脾、胃密切相关,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以疏肝清热、养血调肝为主;晚期患者多正气不足,则应以大补气血、健脾和胃的调补为主。由于现代手术、放化疗等方法的实施,乳腺癌患者常有气血不足、肝肾虚弱、脾胃不和等症状出现,因此必须扶正气。从辨证论治的观点出发研究当代乳腺癌患者的新特点,提出了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祛湿四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1、扶正培本法
  内经上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乳腺癌邪毒内结,正气受损,应以扶正为主。但在临床上,患者往往存在虚实夹杂之证,因此扶正培本之法应该贯穿始终。由于现代手术及放、化疗的实施,乳腺癌患者正气损耗,常出现气血不足、气阴两虚、脾胃不和等一系列症状,必须以扶正之法予以纠治。临床研究表明,扶正培本法具有调节机体免疫,调节内分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并有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调节细胞内cAMP/cGMP的比值和抑制瘤细胞增殖等方面的作用。
2、活血化瘀法
  瘀血内存是肿瘤的重要病因之一。现代研究认为,肿瘤的血瘀证与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的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因而血瘀证的存在可影响抗肿瘤治疗的疗效,使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的机会增多。因此活血化瘀的运用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具体作用表现在:(1)抗肿瘤作用。(2)改善血液高凝状态。(3)对免疫的调节作用。(4)抗感染作用。(5)调整结缔组织代谢,减轻放疗导致的结缔组织纤维化。
3、清热解毒法
尽管肿瘤病病因复杂,但中医认为邪毒内结是其根本原因之一,所谓“毒陷邪深,非攻不克”,这便是清热解毒的基础。乳腺癌患者手术及放、化疗后常有脉数,舌苔发黄,口干等余热余毒未清之症,所以在治癌方中当酌加清热解毒之品。
4、化痰祛湿法
部分乳腺癌患者形体肥胖、常有头昏如蒙、肢体沉重倦怠、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濡等症状,此乃痰湿内阻,在乳癌处方中常用化痰利湿药如生苡仁、猪苓、白茯苓、山慈菇等。上药不仅能化痰利湿,且现代药理研究出均有抗癌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