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给老爹戴绿帽子的暴君,居然和吕布这么像

 汉青的马甲 2017-07-04

作者|我方团队浊醪妙理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800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徐州,下邳,白门楼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下邳城,为一代战神吕布的一生画下了句号。自此,其是非功过皆留待后人评说。

而在七百年后的太原城,五代十一国中燕国的暴君刘守光,也是哭着匍匐在一代英豪李存勖的脚下乞求活命,而最终的结局,一样是难逃一死。

其实,让我们回顾一下刘守光的一生,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温侯吕布的影子。一、诡夺卢龙——送给老爹的一顶绿帽子

刘守光是北方幽燕之地军阀刘仁恭的儿子,本来老爹刘仁恭还是挺看好这个小儿子的,在把大儿子刘守文派出去镇守沧州后,让他率部驻扎在幽州,跟在自己身边,也期望他能学点儿本事。

可是渐渐的,刘仁恭这个做老爹的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儿啊,虽然这个儿子和自己与他娘挺亲的,但也没必要三天两头往自己后宅跑吧?经过近一个月的留心,发现真相的刘仁恭差点儿气炸了肺,自己的儿子,居然和自己的小妾罗氏有染!

刘仁恭不算是什么善茬,可是惦念着这儿子毕竟不是石头蹦出来的,也就没忍心把这个亲儿子给做掉。因此在将其杖责一顿后,当众断绝了双方的父子关系,就将其发配出去镇守平州了事儿。至于罗氏,与“貂蝉”一样,史书没有记载,只不过在之后的父子对局中,我们再也没有看到过她的戏份了。

撵走不孝子之后,刘仁恭照样还是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日子,与过去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要是硬说有什么不同,还真是有一点,那就是他在幽州城不远处的大安山建了一处离宫别苑,自己就整日于此悠哉享乐。离宫搜罗了整个幽燕之地的美女,并将疆域内百姓的铜钱全部收缴,藏于其中,使得百姓只得以物易物或以土作钱,生活变得苦不堪言。

而被撵走的刘守光,则卧薪尝胆,时刻准备着给老爹上演一出“王子复仇”的戏码。

机会还真的就让刘守光等到了,在后梁的大军攻入幽州的时候,刘仁恭派军前去抵御,可自己仍居大安山炼丹求仙、寻欢作乐。于是刘守光当即整顿本部兵马,领军开赴前线,接管了全军的指挥权,与后梁军进行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大胜!携大胜之势,刘守光率军冲入幽州城,趁机夺占城池,并自立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荒淫早就惹得部署不满,于是在刘守光扯起来造反的大旗之后,整个幽州立马归附。而坐上幽州掌门人之后,刘守光发布的第一号“掌门令”即:兵围大安山,活捉刘仁恭!

于是,老爹刘仁恭就这么狼狈的被带到了他的面前。与温侯将义父点了天灯不同,刘守光给了这个已经与自己“割袍断义”的老爹留了一条生路,至于这条幽禁之路是不是生不如死,恐怕就要问刘仁恭自己了。

二、割据称雄——囚父弑兄VS三姓家奴

占据幽州,成为卢龙节度使的刘守光,还没等好好享受生活,就得到消息,他的大哥、义昌节度使刘守文已经打出要“大义灭亲”、“替父报仇”的旗号,率领沧州的大军来兴师问罪。

此时的幽州历经大战,早已是师老兵疲,而沧州的军队却是甲胄鲜明、士气如虹。但刘守光二话不说,即提兵与之交战,其壮色倒是颇有汉唐战将的遗风。

只能说是做大哥的刘守文统帅能力值太低,好好地一手牌让他打的稀碎。前期交战是连战连北,不得已只得打出“契丹”、“吐谷浑”这副王牌。而在终于凭借四万异族骑兵控制住场上形势,全军推进到幽州城下之后,刘守文却又开始了花样作死:通知全军,莫要伤我弟弟性命。

本来下这条军令,就已经会使得三军畏首畏尾,可不仅如此,刘守文还非要去两军阵前发号军令,来显示自己的仁慈与勇武。而去了两军阵前的结果就是:刘守文被他弟弟麾下的将领活捉了……

事件之后的发展,就在这里莫名其妙的发生了转折。本来即将兵败身死的刘守光,奇迹般地活捉了敌军主帅,进而雄踞两镇之地,成为了河北一地仅次于晋王李存勖的强大势力。

古语有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话真是没错,也只有和白痴交手,才能有机会在逆风局,打出这种绝地大翻盘的惊人战绩。

而几百年后的建文帝,如果看到过刘守文的下场,也不知道还会不会下那道“勿伤吾叔”的诏令。三、建国登基——灭亡前最后的疯狂

侥幸得胜的刘守光,认为自己之所以囚父弑兄能得以成功,是上天的安排与恩赐,自己是一个能够得到上天垂青的幸运娃,所以不论做什么,都不会遭到报应!

正在这时,统治中原的朱温封其为燕王,以示恩宠并予以拉拢。

而河北各地的藩镇诸侯,不论是畏惧其威赫,还是心里打着什么小九九,反正一个个也都是变着法子的宠着他。

于是,一个新鲜的穷奢极欲、肆意妄为地昏君+暴君,就这么正式出炉了!

当公元911年,一直想当卞庄子的刘守光终于得到了“机会”——朱温与李存勖在中原河北龙争虎斗,梁晋战役终于全面爆发!

说实话,这对于燕地而言,真的是一个最需要站队的时刻。可是不听忠言的刘守光却选择建立燕国,与中原河北两大霸主对着干。

登基建国,可以说是刘守光一生之中最风光、最得意的时刻了。当然,这得是在他还没预料到两年之后就会身死国灭的情况下。

这个偏安一隅的政权,因其残暴,被史学界称作桀燕。四、阶下之囚——一场似曾相识的求饶

一个残暴的政权,等待他的必然是毁灭,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刘守光的暴虐在建国后更是因肆无忌惮而表现的淋淋尽致:

做刑具铁笼、铁刷,有过错的人就被弄进笼中,从外面用火燎,或刷剔他的皮肉;

对劝谏他的臣子,就将其推到斧锧等刑具上,让军士割他的肉吃;

晋王李存勖的使臣朝见他时,因用列国平等的礼节而非臣子之礼,就被他直接折磨致死……

残暴荒虐的结局就是众叛亲离。在被一代英豪李存勖派军讨伐之时,桀燕的军民纷纷倒戈投降,朱温也恨其朝秦暮楚、两面三刀而不肯相助。很快晋军就攻到了幽州城下。这已经是刘守光第三次在幽州城作战了。

第一次,他是携着大胜之威,兵临幽州城,成功夺得父亲的权势,幽州城见证着他的腾飞;

第二次,他是背城一战,绝地反击,擒杀兄长刘守文,雄踞两镇,幽州城见证了他的传奇;

而这第三次,他则是四面楚歌,像下邳城中的吕温侯一样,苦守无援,幽州城见证的则是他这个一代军阀的末路穷途!

面对城下的晋军将领,刘守光仍做着最后的挣扎,先是求情告饶被狂怼,然后是低声下气的贿赂被挤兑,最后暴脾气的刘守光忍不住了,说只要李存勖亲自来城下,他就投降。

不久,看到李存勖果真来到阵前的刘守光,心里可能还在暗自窃喜吧,认为上苍还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会让历史在此复刻重演。

可是,李存勖毕竟不是像刘守文那样志大才疏、能力堪忧之辈,凭借侥幸才走到今天的刘守光,在他面前就是一个战五渣。在刘守光还在找借口拖延时间,以求机会能反败为胜的时候,不耐烦的李存勖直接命令三军攻城,于是这个“天之子”刘守光就这样不出意外的被从老巢中抓出来了。

面对李存勖强大的气场,作为阶下囚的刘守光很干脆的求起了饶:

“王将复唐室以成霸业,何不赦臣使自效?”

这跟吕布向曹操求饶时说的话何其相像:“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看着独自被拖下去处死的刘守光的仓皇与落寞,不禁慨叹当年能有高顺愿与之一起赴死的吕温侯,是何等的幸甚荣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